闽剧历史

闽剧在外从政多年,历任南京户部郎中、四川参政、广西参政、江西布政使、浙江按察使等要职的曹学佺,因拒绝皇室宗藩动用国库私建藩邸而遭削职遣返故里。他在闲居福州西郊洪塘乡时,组织府中僮婢办起了曹氏家班,邀请儒士文人观赏娱乐,后人称之为"儒林班",是闽剧最早的前身。

闽剧历史演化

闽剧在其发展过程中,综合儒林班、平讲班、江湖班等本省地方戏曲,并吸收弋...[查看全文]

罗源闽剧团简史

北山儒林班:清同治元年(1862年)成立,创办人于祖盛。初期因演员林三三演关...[查看全文]

福清闽剧发展简史

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特别是民国30年福清沦陷,许多戏班散伙,...[查看全文]

连江闽剧发展简史

闽剧俗称福州戏,用福州方言演唱道白,为县内主要剧种。据1980年统计全县有...[查看全文]

闽清闽剧发展简史

1953年夏,城关原“明德馨”、“祥云”二个剧社(旧称儒家班)人员组成的梅城...[查看全文]

长乐闽剧发展简史

滨海长乐是闽剧的发祥地之一,闽剧在长乐家喻户晓,遍地开花。80年代后,福...[查看全文]

闽剧的形成期

远在唐代,福州就有歌舞百戏的演出了。南宋时,南戏《张协状元》就是采用福...[查看全文]

闽剧的成熟期

民国年间的闽剧进入了多声腔剧种的成熟期,出现了“三乐(旧赛乐、新赛乐、...[查看全文]

闽剧历史沿革

曹学佺精通音律,擅长度曲,创研出适合福州方言音韵演唱的新腔。当时文人评...[查看全文]

闽剧历史

闽剧由“儒林戏”、“平讲戏”、“江湖戏”等地方戏剧艺术融合而成,并吸收...[查看全文]

闽剧最早前身

闽剧最早前身由福州西郊洪塘乡人曹学佺组织创办曹家班(后称“儒林班”)创...[查看全文]

二十世纪50-60年代的闽剧

二十世纪50-60年代,闽剧进入历史上第二个高峰期,创作、改编出一批优秀剧...[查看全文]

闽剧历史描述

由于江湖戏唱白均操土官话,在福州方言地区流传时受到一定限制,因而得不到...[查看全文]

80年代后的闽剧

80年代以后,闽剧新创作的剧目不断涌现,出现了诸如《洪武鞭侯》、《魂断燕...[查看全文]

闽剧的现在

1993年5月23日至6月3日,第三届中国戏剧节暨全国第十届梅花奖颁奖活动在福...[查看全文]

闽剧清兵入关后

清兵入关后曹学佺上吊殉国。曹府昔日夜夜笙歌、艺伎聚唱、名人云集的场面再...[查看全文]

闽剧二十世纪20年代

闽剧进入了多声腔剧种的成熟期,以郑奕奏为代表的"郑派艺术",是闽剧艺术的...[查看全文]

闽剧二十世纪50至60年代

1952年由省文联组织的闽剧代表队,首次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查看全文]

闽剧80年代以后

闽剧新创作的剧目不断涌现,出现了诸如《洪武鞭侯》、《魂断燕山》、《曲判...[查看全文]

闽剧明万历三十七年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在外从政多年,历任南京户部郎中、四川参政、广西...[查看全文]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