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闽剧发展简史

闽剧俗称福州戏,用福州方言演唱道白,为县内主要剧种。据1980年统计全县有24个业余闽剧团。1988年后,经过优存劣汰的竞争,进行跨乡镇重组,逐步演变成民间职业剧团。

闽剧俗称福州戏,用福州方言演唱道白,为县内主要剧种。明末清初多系福州戏班来连演出。清宣统二年(1910年),敖江己古富户余二二,聘请福州一些艺人来连组织“群乐班”,演员13人,为县内首家闽剧团队,先后演出10多本古装戏,后因无新剧目而解散。民国2年(1913年),城关吴光庭等请福州艺人在己古宫设馆,称“儒家班”,不久亦解散。民国7年,敖江乡塘后、长汀和东湖等农民合资创办“齐乐天”戏班,在本县和福州、长乐、福清、宁德等地流动演出,历3年时间,培养了一些闽剧人才,后因资金告罄停办。民国30年11月,日军第一次沦陷光复后,壶江乡中心校校长黄时杰组织抗日建国剧团,先后在琯头各村及县城、筱埕等地巡回演出《弃家救国》、《大义灭亲》、《抵制日货》、《严禁鸦片》等20多场现代闽剧,影响甚大。民国32年,闽艺人吴吓俤等创办敖江剧社,有30多人,后改青年剧社。琯头镇一些艺人也同时创办儒家剧社,均演出以抗日为题材的现代闽剧。同年,国民党县党部以壶江抗日建国剧团和琯头儒家剧社为骨干,组建县抗建剧团,有演职员43人(后缩为30人),由县政府补助2万元法币充实服装、道具,到各乡镇巡回演出抗日闽剧或现代话剧,前后演出20多场,每到一乡补助500元。抗战胜利后,改为艺术宣传队,分戏剧、音乐、美术3个组,演出活动渐减。民国35年后停止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业余闽剧团队蓬勃发展。1950年初,仅三区琯头就有街道、拱屿、塘头、东边、长门、定安、后沙、东岸等8个乡创办业余闽剧团。1951~1959年为闽剧发展最旺盛时期,遍及全县各公社及近郊大队。最多时业余闽剧团有50余个,演职员1100多人。除主要演出古装闽剧外,还配合中心任务,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其中1957年4月由城关民间艺人集资组建的连江艺林闽剧团,有演职员42人,各类角色较齐,影响较大。同年12月,县组建专业闽剧团,吸收艺林剧团主要骨干17人,新招收学员26人,艺林剧团解体。1959年7月县专业闽剧团改为地方国营闽剧团。1960~1962年受暂时经济困难影响,多数业余剧团停止活动,有的解散。1962年,县闽剧团亦由国营改为集体所有制。1964年县工商联和五金厂、皮革厂、复制厂等组织业余闽剧团,但演出活动不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大多数业余剧团自行解散,仅剩下敖江公社上山大队和晓澳公社百胜大队等少数业余闽剧团坚持演出活动。县闽剧团亦停止演出,1968年5月成立闽剧团革命领导小组,1969年4月合并到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6年2月宣布解散,仅留13人成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其余演职员改行安置或遣散回家。

1978年10月,重建连江县闽剧团。为解决艺术人员后继乏人问题,县文教局于1979年1月向社会招收少年学员40人,经精心培训,于同年底组成县闽剧团少年演出队。1980年,县闽剧团组编2个演出队,少年学员为第二演出队。1984年4月,县闽剧团进行整顿精简,裁员67人,留下艺术骨干56人,编为一个团队,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县财政给予一定补助。自此走上稳定发展轨道。在连江及福州地区各县开展营业性演出,颇受欢迎。尤其传统闽剧《甘国宝》,长演不衰,累计演出1000余场,受到各级文化部门和戏剧同行的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农村业余剧团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也得到迅速恢复或重建。据1980年统计全县有24个业余闽剧团。1988年后,经过优存劣汰的竞争,进行跨乡镇重组,逐步演变成民间职业剧团。到1990年,重组的职业剧团有艺峰、艺声、艺光等3个,每团演职员平均45~55人,服装、道具、音响、灯光、布景等设备较齐全,经县文化部门考核合格,发给演出许可证,常年在城乡演出。

分享到:

上一篇:福清闽剧发展简史   下一篇:闽剧历史演化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