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闽剧发展简史

滨海长乐是闽剧的发祥地之一,闽剧在长乐家喻户晓,遍地开花。80年代后,福建省提出"振兴闽剧"的口号,闽剧又获重生,再展新姿,新创作的剧目不断涌现。

1、80年代以前的长乐闽剧

滨海长乐是闽剧的发祥地之一,闽剧在长乐家喻户晓,遍地开花。早在明末清初,长乐就有“泗海”、“新泗海”、“旧泗海”、“厚福党”、“厚福发”、“乘哥”、“石头姆”、“假刘”、“草索”、“七子”等闽剧戏班。古时长乐闽剧戏班多为乡绅、官吏等人组织,分散于各乡村中,主要在村里神诞或庙会时演出,农闲时还被外聘演出。清末,城关人郑茂环就自建戏班自娱,有时还将戏班送到福州达官贵人府第演出。民国时期,成立的儒林班“乐大观”戏班,为长乐闽剧界培养一批卓有成就的艺术名人,如老生程德旺,青衣李亦棠等。二十世纪20年代,闽剧进入多种声腔剧种的成熟期,以长乐人郑亦奏为代表。郑亦奏在短短的几年,先后成功地塑造了《新茶花》中的新茶花、《孤儿血》中的张桃珠、《百蝶香柴扇》中的轮船英姐、《紫玉钗》中的霍小玉、《秦香莲》中的秦香莲、《孟姜女》中的孟姜女、《杜十娘》中的杜十娘、《钗头凤》中的唐婉,以及,《梁山伯和祝英台》、《秋兰送饭》、《浪子魂》等上百个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遭遇的悲剧女性形象。他总结出“素、净、休”与“快、紧、收”六字舞台表演艺术,形成“郑派艺术”,被誉为“闽剧泰斗”、“福建梅兰芳”。所演唱的闽剧"逗腔"韵味悠长、缠绵悱恻,被当时的百代、联声等几家有名的唱片社灌制成唱片,流传海内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乐闽剧事业得到新生。50年代至“文化大革命”前,闽剧出现新的繁荣时期。1955年,长乐业余剧团达到53个,1956年,成立了国营长乐县剧团,演职人员达到47人,保留剧目有54本,主要有《田螺姑娘》、《沉香破洞》、《梅燕风云》、《姑嫂伴眠》、《芦虾记》、《负姑脱火》、《变尸奇案》等古装剧和时装剧。1958年,全县有8个公社文工团。县闽剧团排演的闽剧《穆桂英挂帅》入选省戏剧会演。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剧团解散,业余剧团大多停演,或改演“革命样板戏”。1973年闽剧团恢复后,长乐闽剧界创作、改编出一批优秀剧目,涌出一批优秀的演员。林道通创作的现代闽剧《海外一封信》、《半截牡丹烟》,参加省戏剧会演,获剧本奖,演员陈淑惠、余锡仁被评为优秀演员,剧团创作、改编的古装闽剧《三凤求凰》和《状元与乞丐》誉满榕城,被省电视台录制成电视片,唱段制成录音带在海内外发行。

2、新时期的长乐闽剧

80年代后,福建省提出"振兴闽剧"的口号,闽剧又获重生,再展新姿,新创作的剧目不断涌现。长乐闽剧界创作、改编的剧本和演员多次在福建省、福州市的演出中得奖。其中,1987年陈元挺创作的新编历史故事剧《遗恨姑苏台》参加福州市第十四届戏剧会演,获剧本创作一等奖;后又参加省第十七届戏剧展演,获剧本创作三等奖;该剧还荣获华东地区“田汉杯”优秀剧本二等奖,剧本并在《福建戏剧》上发表。1992年,县新大众闽剧团排演的现代闽剧《心灵的呼唤》在省第四届民间剧团展演中,获剧本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优秀演员奖、演员奖,几乎囊括所有奖项的第一名;参加福州市第十六届戏剧会演,一举夺得7项奖项,居参演剧团之首。1993年7月,长乐首次举办首届全省民间闽剧艺术节,来自闽东、闽北、闽中等地17个市县(区)的27个闽剧团来航城献艺、献技,演出时间长达一个多月,其规模之大,在全省尚属首次。如今,长乐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闽剧事业的发展,加大经济投入保护这个传统的民间艺术,还在长乐市博物馆安排闽剧展览,介绍闽剧的发展历史以及状况,宣传闽剧,让人们更好地了解闽剧。

现在长乐比较知名的闽剧团有长乐新大众闽剧团、长乐第二闽剧团、金峰闽剧团、长乐实验闽剧团、龙凤闽剧团、天河闽剧团、闽航闽剧团等,还有许多不很出名的闽剧团,据了解,长乐全市闽剧团数量达到全省闽剧团的三分之一多。闽剧是长乐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不管是偏远的小村,还是繁华的城市,都有闽剧团,每年将近有五千多场次精彩的表演。逢年过节、老人寿辰以及出国成功等等,人们都会邀请闽剧团演出,以此增加喜庆气氛。长乐是闽剧发展繁荣的一方沃土,长乐被誉称为闽剧之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闽剧演员,涌现了一批长乐籍着名的戏剧导演和闽剧表演艺术家。已知的就有戏剧大师、与梅兰芳齐名的郑亦奏,着名闽剧小生、国家一级演员李小白,人称"南方盖叫天"的陈春轩,着名丑角表演艺术家陈可清,着名导演陈怀凯,全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陈乃春等。

分享到:

上一篇:闽剧的形成期   下一篇:闽清闽剧发展简史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