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背景
通城虽隶属湖北,但是位于湖北东南部,交界之幕阜山北麓。大部分地区与湖南交界。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她们的文化是三省融合的结果,不属于真正的湖北文化。其语言,民间艺术,都受湖湘文化的影响。湖南花鼓戏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流传到通城的。
清光绪15年(1889)岳阳民间艺人彭瑞生、蒋傅玉率花鼓戏班到通城演唱,从者如云,和者盛广,正是高山流水遇知音,蒋傅玉愿为知己者留,便在崇阳华陂一草棚栖身,传艺教戏,自称“茅屋道人”。
艺术形成
岳阳花鼓戏(临湘花鼓戏)起源于临湘境内龙窖山下的桃林河流域,于清末流传通城、崇阳。因音乐同源,语言相近,特别是其中的“琴腔”运气酣畅,韵味醇厚、格调新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所以深受通城、崇阳人民的喜爱。
光绪中叶,岳阳花鼓戏“琴腔”艺人蒋传玉、彭瑞生等率班来崇阳、通城演唱,主奏乐器为大筒胡琴. 因唱腔是以“琴腔”故称其为“提琴戏 ”。后来岳阳戏班解散,岳阳花鼓戏“琴腔”艺人蒋传玉、彭瑞生落户崇阳华陂定居,授徒传艺,当地遂出现业余的戏班。通城人李兆时等在演唱中,逐渐吸收当地民歌风格,后来艺人又把岳阳花鼓戏的“琴腔”和通城本地的花腔小调,山歌民乐与长沙(益阳)花鼓戏部分腔调和曲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诞生了一个新的剧种——通城花鼓戏(提琴戏)。
提琴戏在形成初期,唱腔曲调主要是来源于岳阳花鼓戏“琴腔”即正调(单句子)、哀调、梦调、西湖调(夹句子)、阴调、一字调。曲调较少满足不剧情的需要,且过门反复,唱腔专一,难免让人觉得乏味!从整体看来“提琴戏”的唱腔沉静在一中“悲哀”的气氛中。戏曲演绎的是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曲调也要随着剧情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由此而言这是提琴戏美中不足的地方。通城毗邻湖南,在语言艺术上都受到湖湘文化的影响,因此在这方面形成了共鸣。所以通城人对过去流行在湖南长沙府的今长沙(益阳)花鼓戏倍感亲切,喜闻乐见、情有独钟。长沙花鼓戏唱腔丰富,曲调清新优雅、明快流畅,表演生动活泼、优美朴实,与岳阳花鼓戏(提琴戏)同流共源。通城艺人综合这些特点把岳阳花鼓戏的“琴腔”和通城本地的花腔小调,山歌民乐与长沙(益阳)花鼓戏部分腔调和曲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可谓是珠联璧合、异曲同工,相得益彰。这样既丰富了通城花鼓戏的曲调唱腔,弥补了通城花鼓戏不足。也使通城花鼓戏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