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戏历史

据1981年统计,全省有花鼓戏剧团54个,并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1957年,湖南省戏曲学校成立,设有花鼓戏专科。传统剧目各地花鼓戏传统剧目,总计约400多个,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男女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乡土气息浓厚。

长沙花鼓戏的发展

清光绪年间,“湘中岁首有所谓灯戏者,初出两伶,各执骨牌二面,对立而舞,...[查看全文]

长沙花鼓戏的起源

长沙花鼓戏来源于民间歌舞说唱艺术。清代中期以前,长沙一带盛行“地花鼓”...[查看全文]

衡州花鼓戏的形成与发展

自古以来,湘南地区的民间小调和歌舞都很发达,早在南宋时代,史籍上就有“...[查看全文]

荆州花鼓戏历史源流

荆州花鼓戏的历史源流缺乏文献记载。其起源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是在清道光年...[查看全文]

新中国建立后的荆州花鼓戏

新中国建立后,荆州花鼓戏得以新生。“借屋躲雨”而改唱楚剧的花鼓艺人,打...[查看全文]

建国后的襄阳花鼓戏

建国后,随着河南曲剧、豫剧的传入,襄阳花鼓戏逐渐式微。除原襄阳县、枣阳...[查看全文]

早期的花鼓戏

早期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光绪...[查看全文]

远安花鼓戏的缘起

1930年苟家垭 地区艺人陈衡山自置行头,组成半职业性的“新胜”戏班,扎根...[查看全文]

襄阳花鼓戏的历史大事记

1953年,宜城的花鼓戏艺人刘家汉、雷马、谢思伦、彭开成代表宜城参加“襄阳...[查看全文]

天沔花鼓戏的来源

天沔一带受水灾之害的百姓,流落四方逃荒时,操渔鼓,打三棒鼓或敲碟子,打...[查看全文]

湖南花鼓戏的源起

过去,由于花鼓戏经常遭受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查看全文]

东路花鼓戏的起源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东路花鼓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50年9月,由18名...[查看全文]

湖南地区最有影响的地方小戏之花鼓戏

后以流行于不同地域和声腔、剧目、舞台语言等方面的差别分为长沙花鼓戏,常...[查看全文]

湖北三大剧种之荆州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是湖北三大剧种(即楚剧、汉剧、花鼓戏)之一,发源于沔阳东荆河一...[查看全文]

花鼓戏的发展与创新

由萧重饰胡秀英,赵菊云饰刘海,钟宜淳饰刘母的《刘海砍樵》说的是常德武陵...[查看全文]

宁乡花鼓戏的发展史

清光绪年间,“湘中岁首有所谓灯戏者,初出两伶,各执骨牌二面,对立而舞,...[查看全文]

花鼓戏源出于民歌

又据杨恩寿《坦园日记》清同治元年(1862),杨恩寿在湖南永兴观看的“花鼓词...[查看全文]

益阳花鼓戏的历史

益阳花鼓戏,俗称益路花鼓,是形成于益阳本土的花鼓戏。这一路花鼓戏,历史...[查看全文]

宁乡花鼓戏的历史沿革

宁乡花鼓戏就是在这种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吸收劳动山歌、走场牌子和戏曲音乐...[查看全文]

常德花鼓戏历史

据记载,清代道光初年,常德花鼓戏已有了上演夜戏的戏班。1983年春,从常德...[查看全文]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