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夹边”和“尾音翻高”的演唱方式
谷城越调的演唱方式,在沿袭了山陕梆子“男女同腔同调”等某些演唱特征的基础上,除了旦角、贴角用假嗓演唱以外,其他各行当皆用真、假嗓结合演唱,具有“本音报字,假嗓行腔”的演唱特征,这就是谷城越调的独创“本夹边”唱法。还要求净、杂行当假嗓演唱时,采用鼻腔、头腔共鸣。越调“本夹边”的声腔表现方式,其风格有着质朴、爽朗的粗犷,也有柔美、清新的靓丽。“鸟音”、“虎音”、“苍音”、“尾音翻高”是越调声腔表演的重要艺术特点和亮点之一。尾音一般翻高八度以上,是唱好越调的重点与难点。不同的行当塑造戏剧人物形象,演唱方式要求也不一样,如旦、贴要唱“鸟音”,以表现女性的靓丽活泼、婉转清脆柔性之美;净、杂要唱“虎音”,以示威武豪放、刚劲火爆;末、夫要唱“苍音”,以表现趥劲沉稳。越调各行演唱,巧用装饰音拖腔,更突出了越调戏曲的声腔特色。
戏曲板式变化体制“板腔体”的创立
谷城越调主要唱腔即称越调,属板腔体,上下句结构,其句式以四句子、五句子、六句子为主,一般规律是男腔上句多落6音,也可落2、3音,下句落5音,[快二流]唱腔下句则落1音;女腔上句多落5音,也可落1、2音,下句落高音1。
其板式有:一板三眼的[慢板]、一板一眼的[垛板]、有板无眼的[快二流]、紧打慢唱的[慢二流],以及自由节拍的[大起板]、[小起板]、[飞板]、[滚板]等,其中[慢板]、[垛板]、[快二流]、[慢二流]板是最常用的板式,并能独立成段,可它们相互转板连接运用也非常灵活。特别是以散板形式的[大起板]开唱,转唱四句[慢板](俗称“四句越调”)转[垛板],转[快二流]或紧打慢唱的[慢二流]收腔连接形式的唱段为多。另外,有板无眼的[快二流]和紧打慢唱的[慢二流]组合的唱段很具特色,二者转接十分灵活,时快时慢,对散时整,所以,当地艺人们统称这种唱段为[二流板],实际上已经形成了“西皮”板式声腔的雏形,被其他剧种所应用,间奏曲最后都基本落在“1”音。
谷城越调唱腔板眼形式,多为“眼起板落”。三眼板唱腔多在中眼开唱,一眼板则多在眼上开口,无板眼多在板后(后半拍)起腔。这种“眼起板落”是在戏曲唱词与音乐自然节律在“强弱错位”的情况下发生的,大多表现在每一句唱腔的“开口腔”位置,即以唱词的位置作为音乐的强拍位置,并以这一突破音乐自然节律的艺术形式,而形成诸多形态各异的“腔式”形态,以此获得“节奏上的推动力、强弱上的对比性、律动上的跳跃感”等,把戏曲音乐的戏剧性演绎得淋漓尽致。
戏剧语音的本土化
剧种舞台语言是剧种个性的反映,也是戏曲地域性的显明标志,就戏曲而言,唱词即使声腔形成的基础,更是剧种所系的本土文化之显现。越调用韵为北方通用的十三辙,每段唱词一韵到底或偶句押韵。其唱念的语音以当地百姓语言为主。其调类、调值为:阳平34、阳平52、上声55、去声212,唱腔的抑扬、旋律的装饰与谷城当地语音声调密切相关。越调在统一使用谷城方言为舞台语言的同时,还在许多唱词(唱腔)中镶嵌了密集的衬词,就具有更多的本土化特征。
建立与板腔体相辅相成的伴奏模式
戏曲“大过门”的建立是越调戏曲音乐的重要特色之一,越调传统乐队分为文场和武场,演奏中一改梆子腔“以梆击节”为越调“以板击节”,文场伴奏的特点是“四句越调澄清慢板”,即在[慢板]开唱之前,乐队演奏名为《澄清》曲牌(四十八板)的大过门。文场的伴奏曲牌在民国后期,仅见丝线、唢呐曲牌十余支。武场伴奏中有称“兴兵撩子大起板”的特色锣鼓,在散唱形式的[大起板]后三个字上板行腔时,配奏一大段紧凑的锣鼓,以烘托武场的气氛。“起首大过门”是唱腔演唱之前由文武场乐队演奏的前奏部分,如曲牌《澄清》等,“句间大过门”是唱腔腔句之间的“间奏”部分,如曲牌《游场》等。这两个“大过门”都是谷城越调戏曲声腔结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造戏剧“散、慢、中、快、散”的音乐结构完整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戏剧板腔体的“硬件”结构。文武伴奏分场、两种“大过门”的应用、以板击节这三大要素在越调戏曲音乐中的创新,并形成固定模式,是戏剧音乐的新靓点,体现越调戏曲的三大创新艺术特色。
“四胡一响,越调登场”,越调戏曲音乐用四胡主奏是一个创举,主奏乐器是剧种戏曲音乐的代表,也是剧种戏曲音乐风格和音乐色彩的集中体现,同时是区别于其他剧种的显著特征。主奏乐器在西秦腔影响下,一改盖板板胡为蒙皮四胡作越调音乐主奏,越调“四胡”,也称“四弦胡琴”或“四皮弦”,构件奇特,造型新颖,琴杆短而装饰有象鼻卷,琴筒大,琴声具有圆润浑厚、穿透力强的特点,它将琴弓马尾分成两股穿于1、2弦和3、4弦之间,演奏中略带“和弦混声”的音响效果,定弦为6、3,常用调高为1=F或G。演奏时多用上下滑音、打音、颇具特色,这种个性很强的乐器为大越调戏曲音乐主奏,增添了“荆楚韵味”的色彩。“改弦易辙以制新声”,用它作为戏剧音乐主奏乐器,在全国各地方剧种中,是首创,也是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