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成形,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当古老的剧种。
象形脸:是在花脸中加上动物图案的谱式。它寓意人物的特殊身份和特异本领,如《苟家滩》中的王彦璋,用青蛙图纹,象征他深谙水性。
标志脸:用器物星相等标志人物奇特智能的构图,如《黄河阵》中的三教主,用日月八卦图纹,象征他有神机妙算的本领。
老脸:以粉色勾画两颊,表示其年迈,如《黑叮本》中的徐彦昭。
两面脸:一边为俊扮,一边为净扮的构图,如《武采桑》中的钟无盐。
两膛脸:以眉毛为分界,上下形成两半截谱式,如《游西湖》中的廖寅。西府秦腔中将两张脸谱上下套画为一幅的构图,以及眉毛斜劈而分画两半者,均属此类勾法。其斜画者,称为斜脸。如半红半白的刘谨,斜脸刘彪,两张套画的巨灵神等面谱。
巴巴脸:又称娃娃脸,是不戴髯口的花脸,如《斩秦英》中的秦英。
吊膛脸为汉调二簧的特有面谱,是一种脸形窄长,眼须下垂的别致谱式。
特殊人物的脸谱,另有勾法,如西府秦腔《上元骚》中的李克用勾独眼;《黄河阵》中的燃灯佛勾金脑,画蝴蝶纹,用棉花贴成燃灯。
各剧种中的丑角多为三花脸谱式,面勾豆腐干、枣核、蒜头、老鼠等图案。关中有些地区还有用鸡蛋壳贴脸勾绘的特形脸谱,图形奇特。
各剧种脸谱风格也各有特色。秦腔脸谱粗犷,豪放,色彩艳丽、火爆,对比鲜明,直线条勾画较少。如《大郑宫》中的秦始皇勾金色正三块瓦脸,戴一字髯,揭示出怒囚生母,杀死亲弟的凶狠性格。同州梆子《破宁国》中的常遇春,勾黑脸揉油绿色,挂黑一字髯,戴黑扎巾,展现出草莽英雄剿悍善战的大将形象;《庆顶珠》中的萧恩勾粉红老脸,挂白满,戴草帽圈,作渔民打扮,突现出江湖好汉的老练形象。汉调二簧脸谱着色鲜明,构图细腻,线条讲究“直线须直,圆线须圆”,“黑的一条线,白的一大片”。称大块构图的为“大笔脸”,细笔描绘的叫“小笔脸”。《红逼官》中的司马师既勾红脸,又把左眼画成破目,表现其目有瘤疾,黑髯中加一绺白红髯,以示其眼流浓血污染所致,构成了别具一格的独特谱式。同一人物不同年龄,脸谱亦有不同画法。如《截江救主》中的张飞勾灰十字花脸,眉上各有一朵红心葵花;《鼓滚刘封》中的张飞则勾粉红十字脸,表示人物已届暮年。
旦角净扮:陕西梆子、皮簧戏中,旦角向有净扮勾脸之习。秦腔《串龙珠》中的花云母,《和氏璧》中的冯母等,为老旦应工,化妆先敷底色,用黑色于眼、嘴角两边勾画几笔,谓之老旦勾脸。汉调二簧《武采桑》中的钟无盐,秦腔《黄河阵》中的三霄,《白玉楼》中的母老虎、《进骊姬》中的卢淑蓉,《蛟龙驹》中的崔秋娥,为旦角施以武净化妆,有的勾半边脸,带耳毛;有的勾画火焰,以示性格刚烈。《运粮河》中的鱼琼,《水淹洒洲》中的水母等角色为武旦应工,有的一边涂抹粉红脸,一边画鱼形等图案,有的于额上描画梅花、菊花等图案。
净角俊扮:秦腔中的黄忠、乔玄、郭子仪等脚色,是以大净应工扮演的,化妆采用净行俊扮老脸,用干红涂面,白粉描绘长浓眉,带白满,以表示人物多为开国元老、忠国老将的特殊身份和刚直多智的性格。
生角净扮:秦腔及同州梆子中的吴汉、关羽、赵匡胤、朱亮祖、康茂才、赵得胜等是以红生扮演的角色,为生行应工表演,但化妆却用红色敷底,用黑色描绘丹凤眼,并于两眉和印堂勾画五至七条卧蚕眉,表示人物的儒将身份与忠勇多谋的性格特征。石秀以武生应工,不涂粉,只敷红脸,着重显示人物气质,谓之“涂红脸”。哪咤,生角应工,面涂底色,额用绿、红二色勾画神仙纹。沉香,武生应工,粉红敷底,印堂画一红点,称为佛珠,四周绘红点,谓之佛光。
面具:特殊的化妆造型手段,有真人面具和假人面具之分。均用木雕刻或用纸壳压模绘制。直接戴于演员脸上演出的为真人面具,如梆子戏《打加官》中的天官,《大赐福》中的灵官、财神等,用此种面具。假人面具,又叫“壳脑”,多为一人同时扮演两个脚色时所用,如《混元桥》中的张公背张婆,以及《哑女告状》、《双明珠》等真人背假人一类剧中均有应用。壳脑,用纸壳制成假人头,上贴假发,根据剧中所示的人物形象,绘以面谱,置于用“扎判”制作的假身之上,造成假人形象,由真人扮演者背着表演,借以表现出人背人的舞台造型。
变脸主要用于表现人物年龄变化和情绪变化的一种表演技巧。变脸技法有吹面灰、揭天眼、拉面、换谱等多种。吹面灰:演员面涂清油,用嘴吹砌末(酒杯或碗)中的墨灰、白粉、黄(金)粉,使其扑面变脸。如《抱烙柱》中的梅伯和《伐子都》中的子都变黑脸、《太和城》中的孙武子变金脸、《司马拜台》中的诸葛亮变黄脸等,均用此技。揭天眼(开天眼):用纸事先画好眼睛,临时贴于额上,造成面谱改变。如汉调二簧《跳加官》中王灵官下阴曹时所变的慧眼(三只眼),即为此技。拉面方法有二;一是扯拉事先挂在演员脸上的彩画面膜,使面部形象发生变化,如李篇民在《无底洞》中扮玉鼠精的现场三次变脸;二是演员用手指擦抹脸上的油彩,使其脸型变化,如《铡包勉》中包公铡包勉时,将眼角的黑红色向下擦抹,使两颊变成黑红相称的粗线条脸谱。换谱:即用现场或下场化妆手法,改变脸谱色彩或谱式。如《杨三小》中杨三小现场化妆,将小丑脸变为粉白脸加红脸蛋。陈万喜在《黑杀船》中扮演张忠剑,在角色几次出场中运用加画特技,于剧终绘出完整的蝴蝶或红花面谱。
梳水头:俗称贴鬓。小旦、花旦化妆头式。清乾隆年间(1736-1795),秦腔艺人魏长生所创造。杨憋建《梦华琐簿》云:“俗呼旦脚曰包头,盖昔年俱载网子,故曰包头。吟则俱梳水头,与妇人无异,……皆魏三(魏长生)作俑”。化妆时,根据人物行当、身份和脸型特点,将事先用人发制作的片子(分大小两种),用偷树刨花水抿好,大弯片子贴于鬓角,小弯片子贴于前额,称为水鬓;另有用木片、铁片做的叫做干鬓。片子用纱网子固定好后,再将人发梳成的假髻固定于头上,即为贴片子、梳水头。贴鬓一般一边贴一页。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陕西一些小旦、花旦演员只贴人字型齐鬓,后又逐步改贴成五至七页的云遏儿花鬓。梳水头分大头、抓髻两种形式。髻成椭圆形,髻心略凹,戴于脑后者称大头,多用于夫人、小姐的化妆;髻呈小拳形,戴于脑后,其上端略翘并高于头顶的称抓髻,多用于小姑娘、丫环的头饰,有用一个的,也有用两个的。
同时,随着古装楼式发髻的传入和采用,使发式化妆更为美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梳水头有了很大的发展,头上的抓髻有呈小拳形的,也有呈弧形的,从一个、两个增加到三个。古装楼的应用更为普及,样式也更加多姿多态.有飞天髻、高髻、螺髻和杨贵妃专用的玉环髻等。有的演员把贴鬓和自己的刘海并用,有的演员在自己头发上加施古装楼,不贴鬓,装扮更为逼真和俏丽。
梢子:装饰在演员头上的一束长发,用人发或马尾制成。生、旦和丑角皆有应用。生角梢子较长,一般须固定于网子中孔里,从头顶下垂长达腰间,梢子较齐。丑角梢子稍短。梢子有可舞性功能,一般用梢子的甩动来展示人物的情绪变化,故有甩发特技。旦角的梢子短而梢头尖细,表现人物悲愤已级、痛不欲生的情绪时,可从大顶中分出一束;如把整个大顶散披于头上,则表示人物面带杀气的情态。疯癫妇女也用此种发式。其中散披于后背的被称为满梢。还有长一尺左右的小梢,一般梳在后背,表现蓬头垢面的形象。除此还有鬼发,披散于头顶,发梢下垂于肩,有黑、红、青、白等多种。孩儿发,用于小孩装扮,一般固定于头顶,前边呈两个翘起的拳型发髻,向脑后披散,发束略求整齐。汉调二簧《武采桑》中的钟无盐,将头发上蓬,绑扎于顶,又谓之扎“红蓬发”,是一种专用的特殊发型。
娃娃梢子:秦腔改革发式。五十年代西安易俗社为《三滴血·虎口缘》折子戏专门设计,由张瑞生设计并制作。将发束绕发根盘扎成结,先上竖而后下垂,发盘用银钗固定,较原用发梢美观别致。用于小生。多以前后、左右的甩发表演,表现人物焦急不安的情绪。
髯口俗称口面。为演员的假须装扮。用铁丝缚扎马尾或牛尾毛制成。一般有黑、白、灰(黯)三色。个别面貌怪异,性格凶悍的人物,如《玉虎坠》中的马武、《封神榜》中的方相、《讨荆州》中的孙权等,也戴黄、红或紫髯。假须有夸张、装饰的功能,和抖、吹、弹、撩等表演技巧。丑角髯口常给人一种滑稽可笑的感觉,对行当角色性格的塑造起夸张的渲染作用。髯口分满髯、扎髯(又称张)、三绺髯、五绺髯、虬髯(秦腔称髯)、一字髯(秦腔称茬茬子)、丑三绺、八字绺、吊搭髯等十余种。满髯有黑满、白满、黯满之分。扎髯有红扎、黑扎之别,一般戴用扎髯须配戴鬓毛(汉调二簧称耳毛)。三绺也有黑、白、灰三种。秦腔的满、张、塔髯较长,而且厚密,讲究“密不透风”。汉调二簧的髯口较为疏薄,讲究“透感”,唯关公髯要求长而厚重,长可齐档。陕西戏曲有特点的髯口如下。
虬髯:秦腔称髯。为戴在嘴唇上的一种短髯,呈卷曲状。用卷毛制作,或将麻纸拧成卷曲细绳,染色后以沸油煎炸而成。多为面容怪异,性格凶悍,或胡须被火燎烧的人物戴用。
刘唐髯:汉调二簧《刘唐下书》中的刘唐专用。髯为虬髯,由红、灰两色须毛相兼制成,并带有耳毛。
改良五绺髯:秦腔须生特制髯口,民国年间由陕西易俗社设计并制作。用铁丝挂钩,吊五绺黑髯,为饰演楚霸王、李太白、史可法等人物专用。李云亭、刘立杰、刘毓中常用此髯。
一撮毛:秦腔丑行特制髯口。为《玉壶坠》中的贺其卷专用。以铁丝挂钩,穿一竹管,管上织一撮毛,长约三厘米,铁丝挂两耳,毛置唇上,演员道白时,受嘴唇牵动,毛可上下活动,以表现人物的诡诈性格。老艺人张云鹏及其徒弟张瑞生、张义祥擅做此髯。
肖像妆:模拟真人所作的塑形化妆。1978年西安市秦腔一团,在《西安事变》一剧中为塑造周恩来形象所创用。采用假发、假眉及塑形等方法扮装,力求使演员和真人形象接近。《西安事变》的张学良、杨虎城,《白龙口》中的刘少奇也用此种化妆。
秦腔所演的剧目多是取材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历代人民用心血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将永诀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