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南宋末期由闽南移民带到现在的海陆丰地区,明万历年间,闽南漳浦县陈天隐移居海丰县坊廓都将军池村(今陆丰市内湖镇内湖村)后,创办皮影戏班。到了明代末期,内湖、南塘、甲西、东海、碣石等地也有了影戏班社。清初,其它地方的影戏班遭到大劫,但地处偏僻的陆丰却未受波及。至清末,影戏班社增至20多个。民国初年,陆丰影戏界中出了有"功夫真本,任考不倒"之誉的着名艺人陈乃月。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蔡娘盼、蔡强(人称"皮猴强")、卓勤、陈炎(人称陈先生)、陈宗尧、王兴(人称"皮猴兴")等艺人也享有盛名。其后,还涌现了蔡娘仔、卓幼儿、陈祖德、王怀、卓智伍等着名艺人。
新中国成立后,陆丰于1957年成立皮影剧团,开始有了专业编导、美工制作人才, 又吸收了蔡娘仔、卓幼儿、王怀、卓智伍、卓顺意等民间艺人为主要艺术骨干,剧团既继承了解放前的传统技艺,还在绘画、雕刻、制作、表演、音乐、舞台技艺、编剧等方面进行创新,很快就受到观众的欢迎,在周边地区有了较大的影响,经常被邀请赴各地演出。当时主要以演地方剧目为主,还有少数顺应时代形势的如《红军桥》、《集体有余》等现代剧。剧团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被迫解散,1975年恢复,多次赴京参加及演出,所演剧目如《战恶兽》、《鸡与蛇》、《龟兔赛跑》、《飞天》、《鸡斗》、《哭塔》等广受好评。陆丰皮影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