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王秀兰随山西省晋南蒲剧一团巡回西安演出时,父亲有幸在西安剧院观看了一场精彩家乡蒲剧演出,并带回一本演出剧情介绍,父亲精心保管收藏。
1991年父亲去世后,我又继续保管收藏这本《山西省晋南蒲剧一团巡回演出介绍1958年》。
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王秀兰,在青年时代就被誉为“蒲剧之花”,在秦晋两省的群众中,流传着许多赞美她的顺口溜:“千花万花,不如王秀兰的《卖水表花》”;“左扭右扭,不如王秀兰的台上一走。”这些赞语充分表达了广大群众对她的艺术的喜爱。
王秀兰在四十多年的舞台生活中,不仅塑造了焦氏、尹碧莲、胡凤莲、卢凤英、梅英、红娘、白素贞、燕燕、窦娥、周兰英、穆桂英等许多环境不同、性格迥异的古代少女、少妇,而且还塑造了李香香、小芹、李双双等现代人物。
她戏路宽,功底深,她的许多拿手戏脍炙人口。她虽不是蒲剧的第—个女演员,但在蒲剧舞台上女演员坚持演出几十年则由她始。她对蒲剧旦角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王秀兰7岁学艺,她不是科班出身,而是随戏班学的戏,启蒙老师是著名小旦演员原小亭(艺名月月鲜.就是说月月看他的戏都新鲜)。抗日战争期间,许多蒲剧著名艺人远离家乡流散到西安,组织了“唐风”、“晋风”两个班社。当时王秀兰才是个几岁的孩子,也随母亲飘泊到了西安。出于同乡之情,小秀兰常被允许免费站在乐队旁边看戏。日子一长,她爱上了蒲剧艺术,暗暗下了决心要学蒲剧。一次晋风社新排《水漫金山》,师傅们见她看戏看得入迷,就让她扮一个“海螺子”试试。演出那天,她心里又紧张,又激动,然而到了台上却从容不迫、配合自如。第一次登台,初露锋芒,得到师傅们的赞赏,于是她以“小票友”为名,进入晋风社。接着给她排了《柜中缘》,她扮演许翠莲,海报上写着“七岁票友王秀兰登台”,深受观众欢迎。这以后又排了《送女》、《洞房》、《明月珠》、《捡柴》、《卖水》等9个折子戏,晋风社接受她为正式成员,从此开始了她的艺术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