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原名香火戏江淮戏,发源于江苏省境内的长江以北、淮河以南,运河以东的上河清江、淮安,里河宝应、高邮和下河盐城、阜宁等地。(一说源于清淮、流于盐阜)。明清以来,盐阜和两淮均属淮安府、宝应属广陵郡。淮剧的发展由香火戏、江淮戏和淮剧三个阶段所构成。香火戏始于清同治元年(1862)前后,是与驱邪酬神、祷祀了愿有关的带有娱神性质的表演形式。它的曲调由牛歌、秧歌、田歌、劳动号子等乡音土调融化而成。上河(清江、淮安、宝应一带)声腔高亢、粗犷;下河(盐城、阜宁一带)声腔委婉、抒情,分别形成了“淮梆子”和“呵大海”(又名“下河调”)。早期香火戏艺人多是半农半艺,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唱戏,或唱门弹词等。由名角或箱主组班,并依其名给班社命名。班中成员时进时出,时分时合,并不固定。清末民初之际香火戏班社活动于清淮一带有:吉作舟班、刘玉琴班、杨洪文班、周茂贵班、高玉花班、吴殷成班、徐大友班、石景棋班等,这些由6、7人组成的演出班子只能饰演一些《隔墙》、《隔帘》、《访友》、《访贤》、《杨天禄招亲》、《曹桂香割股》、《刘伶醉酒》等“对子戏”和“三小戏”(称之为“6人三对面”)。演员不够的时候,就用“搭架子”方式处理,如演《二堂放子》常以椅子披上服装象征秋儿和沉香,台词由“场面”乐队应对,服装是:“6人大班一顶盔”,“衣箱代烧饭、连锅挑一担”。演员通常穿生活便装,略加美化,也有用腊纸糊小生巾,用洋布做褶子、蟒袍、官衣。
香火戏流入江南谓之江淮戏。光绪三十二年(1907),洪泽湖溢,上下河一片汪洋。部分香火艺人逃荒到沪,搭墩子,唱茶馆,演会戏以谋生,当地群众称之为江淮戏。在苏南江淮戏大发展的同时,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文艺运动,其时以香火调演唱的剧目被称为淮戏。建国以后淮戏和江淮戏合称为淮剧。1951年7月,淮剧周茂贵班在清江市集训后,改为“京江淮剧团”。1955年5月,京江淮剧团改为清江市淮剧,此后,涟水、洪泽、淮安、盱眙、金湖等县先后成立了县淮剧团。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淮剧的演出规模有所缩小,至目前,我市境内的淮剧团尚有淮安市淮剧团、楚州淮剧团和涟水淮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