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曲调的特点

淮剧向来注重唱工,几乎每个淮剧剧本都有大段唱词。如传统节目《牙痕记》中“金殿认子”一折,竟有四个角色的唱词都在百句之上,这在其他任何剧种的节目里是极为罕见的。

淮剧向来注重唱工,几乎每个淮剧剧本都有大段唱词。如传统节目《牙痕记》中“金殿认子”一折,竟有四个角色的唱词都在百句之上,这在其他任何剧种的节目里是极为罕见的。大量的唱词带来淮剧非常丰富的唱腔,而它的唱腔来源也各不相同。其传统的老调主要有:“香火调”。这种曲调是原来香火社戏的主调。最初是从农民劳动号子演变来的。它曲调高亢,结构严谨,一般只用锣鼓伴奏。“老淮调”,又称老淮蹦子。这种曲调长于叙述,唱起来情绪悲愤,色彩鲜明,大段唱词常常是扣人心弦、催人泪下。“靠把调”,这是从徽调演变来的。淮剧在其发展演变期间,受徽剧的影响也很大。所以靠把调开始也叫老徽调。这种调子唱起来雄壮而有力。经过作曲者的加工和演员的舞台发挥,很适合老生、武生或反面人物等多种角色使用。

此外,淮剧经常使用的还有“南昌调”、“叶子调”、“跳槽调”等等。到一九二九年,淮剧名演员梁广友、谢长钰在原香火调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诞生出一种新调。一九三二年,这种新调由琴师戴宝雨首次用二胡拉着伴奏,所以取名“拉调”。拉调的诞生推动了淮剧的发展,一度在“淮剧迷”中风行一时,传唱不衰。“淮悲调”,是由老悲调淮蹦子演变来的,其结构和拉调差不多,以后又被艺人们发展创作成“新淮调”,也是谁剧观众比较爱听的曲调之一。

到了四十年代初,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筱文艳在老拉调的基础上又创作出唱腔比较灵活的“自由调”,能适应剧情的多种变化。之后,著名演员何叫天又创出了“连环句”唱调,进一步丰富了“自由调”。此外,淮剧常用的还有“蓝桥调”、“十送调”、“下河调”、“劝郎调”和“补缸调”等等,这些都是江淮地区流传很广的民歌小调,字字句句体现出苏北一带的乡音乡情,演唱起来十分优美动听。

分享到:

上一篇:淮剧“苦戏”的表演特点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