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剧,是在傣族民间歌舞、民间文学和民间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族剧种。它最初产生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盈江县盏西、干崖一带。早期的傣戏,有男女两排对唱的《十二马》,载歌载舞的《耍白马》及《布屯腊》等。1901年前后,盈江土司集中了傣族的知识分子和民间艺人共计30余人,组成了傣剧历史上第一个专业剧团,将傣族民间故事、叙事长诗改编成傣戏,同时移植了一批滇剧剧目,吸收了汉族戏剧的一些表演技巧及打击乐等。傣剧的演出,也从田间、广场,走向舞台。傣剧艺术有了较大的发展,由盏西、干崖一带传播开去。后来逐渐流行于德宏州的盈江、潞西、瑞丽、梁河、陇川及保山地区的保山、腾冲、龙陵等县的傣族聚居区。
傣剧的剧目,内容较丰富,题材也较广泛。有直接反映傣族人民生活、风俗的歌舞小戏,有根据傣族民间传说、叙事诗改编的剧目,有上百出根据汉放章回小说改编或移植汉族戏曲的剧目,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上演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如《婚期》、《国境线上》、《金湖缘》等。
傣剧的音乐,来源于傣族民歌、民间舞曲,并吸收借鉴了傣族宗教音乐的一些叙事曲调的表现手法,逐步形成了傣剧的戏调。又吸收了山歌、民间调子以及其他戏曲的表演手法,丰富了傣剧的音乐唱腔。乐器有二胡、葫芦丝、及象脚鼓、 、钹等,还吸收了滇剧的大锣、大钹、堂鼓等。
傣剧的表演,传统剧目多以唱为主,喜、怒、哀、乐,有简单的表演动作,或进三步,退三步,骑马、打斗、行船等,也有一些表演程式。新中国建立后,由于有了专业剧团,加强了各方面的艺术人才的培养训练,无论剧本创作、导演、表演、音乐、服装、化妆等方面,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