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剧历史

绍兴是文化古城,戏曲活动频繁。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余姚腔,即源出绍兴府所属的余姚、上虞一带。明嘉靖年间,秦腔自北方流传到浙江绍兴,与余姚腔融合,逐步形成一种激越昂扬的新腔,称为“调腔”。

绍兴是文化古城,戏曲活动频繁。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余姚腔,即源出绍兴府所属的余姚、上虞一带。明嘉靖年间,秦腔自北方流传到浙江绍兴,与余姚腔融合,逐步形成一种激越昂扬的新腔,称为“调腔”。最鲜明的是“二凡”,腔调和秦腔最近。调腔在剧目和音乐等方面对绍剧的影响较大。

明代万历年间,调腔在绍兴一带流传并逐渐盛行。演出班社的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民间的坐唱班,称为“堂茗”;一种是道士清唱班。到了明末清初,昆腔盛行,称为乱弹的梆子腔传人,与昆曲、调腔同时流行。当时的班社往往是三戏皆通,兼唱“高、昆、乱”等声腔。清代乾隆年间,这种三合班盛极一时,多以“群玉”二字作班名。清代咸丰、同治年间,高腔和昆腔都衰落了,而在农村,乱弹备受欢迎,于是艺人就以唱乱弹为主,班社称为绍兴乱弹班。

绍剧与徽戏的关系亦较密切。在绍剧传统剧目中运用甚多的另一基本唱腔“三五七”,其旋律与徽戏中的吹腔相近。“三五七”属于南曲体系,所以其音乐风格也带有南曲特点,比较委婉绵长,长于抒情。绍剧的剧目,与徽戏相同者也占一定数量。

早期绍剧,主要流动演出于水乡农村,多为“社戏”性质。农历正月演“灯头戏”、二月演“酬神戏”、三月演“青苗戏”,四月开始农村庙会不断,迎神赛会,经常演戏。至七月中元节,到处盛演“祭鬼戏”(在整本戏中插入目连戏折子,叫做“平安大戏”)。之后,主要演出“祠堂戏”:有调解两村相争的“和事戏”,对盗伐山林者而设的“罚款戏”,商贾在外埠发迹的“还愿戏”,富户豪门添丁、做寿的“庆贺戏”,以及村镇间轮流值年的“年规戏”等。这一时期,在绍兴毗邻地区也出现绍剧班社。嵊县有以唱乱弹为主,兼唱调腔的班社。

文武分班,相传起自清乾隆末年。之后,曾出现过相当兴盛的景象,班社多至四十余副,多数是职业班社,也有些时散时合的半职业班社。

1840年鸦片战争后,绍剧活动地区不断缩小,趋向衰落,尤以武班为甚。至1920年左右,一般演员均习文弃武,文班则增设武戏,文武班合流。此后,班社仿效京、沪等大城市,有以舞台为班名的。如泉源第一舞台、越舞台、天荣舞台、同春舞台等。二十年代以后,在绍兴本地城乡,绍剧颇为兴旺。抗战期间,在上海的绍剧戏班不多,至1945年只有同春班一个,但阵容较强,名家辈出。除吴昌顺等之外,又涌现了老生七龄童、十三龄童,武生六龄童,旦脚筱玲珑、章艳秋等。抗战之前,有越中第一舞台、文明舞台、林贵舞后、新大世界、新大鸿福等二十余班。抗战以后,绍兴民众教育馆搞旧剧改革,进行登记,先后入册者有近五十个班,其中绝大多数是乱弹班。

建国初期,有同春、同兴、新民等九个民间职业剧团。后经登记、合并,数量虽稍有减少,但由于招收新学员办了数期培训班,培养了接班人,使绍剧得到较大的发展。1956年改同春绍剧团为浙江绍剧团。1965年有专业绍剧团六个。“文化大革命”中绍剧受到摧残,粉碎“四人帮”后得到复苏。到1982年,有浙江省绍剧团和绍兴县、萧山县等三个专业绍剧团、一个绍剧训练班。

建国后,整理改编了不少传统剧目,编创了一批现代戏、历史剧。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龙虎斗》、《后朱砂》、《火焰山》、《芦花记》、《香罗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编创的现代戏有《血泪荡》和《阿Q正传》,历史剧有《于谦》等。其中《芦花记》曾在1954年华东区戏曲会演上获奖;《于谦》在1979年获文化部颁发的演出一等奖,剧本二等奖;《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于1960年由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

分享到:

上一篇:绍剧历史渊源   下一篇:绍剧历史沿革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