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历史

腔大步走向荧屏,实现了历史的跨越。陕西电视台创办了“秦之声”栏目,将荧屏艺术与秦腔艺术巧妙地结合,不断推出新剧目和名家新秀,组织了各种形式的群众秦腔演唱会和各种大赛,是农村群众最受欢迎的栏目。

早在清代乾隆年间,秦腔就涌现出了名冠南北的艺术大家魏长生,魏长生13岁从艺,在40多年的舞台生活中,对秦腔的唱腔、表演艺术以至化妆上,都有不少革新和创造,后经陈银官、王湘云的继承与发展,影响了两、三代艺人。同、光年间,渭南派的申祥麟,同州派的樊小惠,周至派的姚琐儿,长安派的岳色子等中路秦腔艺人并驾齐驱。光绪中后期有刘丰收、李范、二楼子、润润子、银福子、十八红、五喜儿、陈雨农、党甘亭、赵杰民(咬牙旦)、杨宝喜(大麻子)、李云亭(麻子红)、刘立杰(木匠红)等。

辛亥革命以来,有名丑马平民,名小生沈和中、靖正恭、苏哲民、苏育民,名旦刘箴俗、刘迪民、王天民、李正敏、何振中、宋上华,名净田德年和名须生王文鹏、和家彦、耿善民、刘毓中、刘易平等。特别是秦腔表演艺术家陈雨农、王文鹏、党甘亭、李正敏、王天民、何振中、刘毓中、苏哲民、苏育民、沈和中、靖正恭、马平民等,在唱腔、表演、化妆造型等方面都有创新。

在甘肃,光绪末年成立的“福庆班”、“东盛班”、“万顺班”名躁一时,涌现出元官、福庆子(张福庆)、十娃子(陈德胜)、唐待诏(唐华)、八娃子(史月卿)、老十二红(李夺山)等表演艺术家,民国年间驰名兰州舞台的尚有福保子(耿忠义)、岳钟华、文汉臣、郗德育、陈景民、梁培华等名演员。其中,成就最大的是郗德育和耿忠义,他们分别创造了各自的艺术流派。

清末民初是秦腔发展的重要阶段。1912年,李桐轩、孙仁玉等人,在西安创建陕西易俗社(初为陕西伶学社),创立编写机构,同时对秦腔音乐、剧目、表演、舞台美术等进行了全面改革,使秦腔面貌一新,被称为“改良新声”。1921年,易俗社赴汉口演出,以其健康清新的内容,严肃认真的表演,震动武汉三镇,受到各界好评。1932年和1937年,易俗社先后两次赴北平演出,阵容强大,剧目新颖,受到北平戏剧界的欢迎和重视,齐如山、梅兰芳、尚小云、郝寿臣、杜丽云等着名戏剧人士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民国15年左右,陕西境内相继建立秦腔班社,着名的有陕西的“三意社”(即1895年的‘长庆班’)“榛苓社”“正俗社”“正艺社”“牖民社”“新声社”“集义社”“尚友社”等,甘肃的“化俗社”“维新社”“三兴社”“新兴社”“民乐社”“平乐学社”等,宁夏的觉民学社等。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也相继成立了民众剧团、关中八一剧团、陇东剧团等秦腔团体。

建国后,艺人地位得到提高,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改戏、改人、改制、繁荣剧目。秦腔剧团也如雨后春笋遍及西北地区,秦腔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1952年第一界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秦腔《游龟山》获得剧本创作奖、演出二等奖;刘毓中、苏育民、王天民、宋上华、孟遏云、杨金凤、刘易平、张新华等演员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和奖状。

1958年,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二、三团和西安易俗社三大秦班,组成“陕西省赴京汇报演出团”,随带秦腔《游西湖》、《三滴血》、《赵氏孤儿》,眉户《梁秋艳》,碗碗腔《金琬钗》、《白玉钿》等戏,进行汇报演出,轰动京师,七进怀仁堂,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以及彭德怀、陈毅、李先念、薄一波、贺龙、彭真、习仲勋、罗瑞卿等中央领导多次亲切接见和鼓励;田汉、梅兰芳、尚小云、曹禺、欧阳予倩、马少波、阳翰笙等许多着名戏剧艺术家在报刊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评论文章,对三大秦班给予高度评价和赞美,秦腔被誉为“老树红花”。随之演出团又在山西太原进行了公演。1962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了当年拍摄秦腔戏曲影片《火焰驹》的演员。

70年代末,秦腔大步走向荧屏,实现了历史的跨越。陕西电视台创办了“秦之声”栏目,将荧屏艺术与秦腔艺术巧妙地结合,不断推出新剧目和名家新秀,组织了各种形式的群众秦腔演唱会和各种大赛,是农村群众最受欢迎的栏目。

分享到:

上一篇:秦腔的起源   下一篇:建国后的秦腔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