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古老的秦腔在2005年度的两大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是兰州市成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二是陕西申报秦腔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由此进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古老的秦腔在2005年度的两大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是兰州市成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二是陕西申报秦腔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由此进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秦腔的历史,在正式的戏曲资料中始终是个谜。

在张庚、郭汉城先生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中说:“秦腔艺人中最杰出的是魏长生。魏长生,字婉卿,行三,又称魏三,四川金堂人。他所唱的秦腔,又被称为琴腔,西秦腔、梆子腔、甘肃调等,名目繁多,其实就是李调元《剧话》中所说的那种蜀谓之‘乱弹’的秦腔。魏长生自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在北京剧坛上大开蜀伶之风……”又说“可惜,由于资料记录缺乏,我们从以往的戏曲史料中所见到的,只是清代中叶这些地方戏曲蓬勃兴起以后的情况,在这以前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些声腔剧种究竟是什么年代,经历了怎样的道路才发展形成起来的,我们就很难得到具体的、确实的答案……

至于说到“琴腔,即甘肃调,名西秦腔”的话,因陕、甘原是近邻地区,秦腔音乐中包含有甘肃的以致其他邻近地区的曲调成分,这是完全可能的。这说明一种声腔的形成,其来源、成分往往很复杂。总之,无论是琴腔也好,甘肃调或西秦腔也好,名称虽异,实际上是一回事。”这就说明在清代中叶以前,这些声腔剧种(包括秦腔)的发展形成无可靠资料。

在《程砚秋文集》中,有1950年2月9日程先生致周扬先生的信中说:“中国的戏剧,一个来源是起自东南;另一个来源是起于西北……西北的戏剧,主要是秦腔。提起秦腔,不由使人联想到魏长生。魏长生所演的秦腔是什么样子?我们不曾看见过,但从《燕南小谱》一类的书上看来,可以断定其唱法是很低柔的。现在的秦腔,唱起来却很粗豪,似乎不是当年魏长生所演的一类。起初我们还只是这样猜想,后来无意中在残破的梨园庙里发现了几块石刻,从上面所载的文字中,得到了一点证明材料。这在中国戏剧史上,可以说是一个有趣的发现。”这就说明魏长生所唱的秦腔,并不是现在的秦腔。

上世纪50年代前期,甘肃省文化事业管理局艺术科长陈光同志率领戏改干部在河西走廊考察戏曲时,在高台一所庙宇里的一根旗杆斗子上,发现了明代洪武年间的一本万宝录(这是一本唱什么戏都可通用的官诗、官对子、官乱弹的本本)和一个牛笼嘴式的大碗油灯(即是当时晚间演戏时,戏台口挂的油灯),这又把秦腔的历史上溯到1368年(即明太祖洪武元年)。比清代中叶又早了400多年。

秦腔历史这个谜底,终归有人揭开。用宋代词人刘克庄在送陈子华赴真州的《贺新郎》一词中:“算事业须由人做”这句词,訇然一声,石破天惊,秦腔这一古老剧种的形成发展状况,终于有人揭示了。

《西安易俗社七十周年资料汇编》中,王克刚先生所撰《研究秦腔史的先驱者———我伯父王绍猷在易俗社二十年》一文中叙述:“……遗憾的是,我们的老祖宗只知‘剧业’,而不知办‘剧学’,对中国戏剧的研究宣传,太不重视。就以秦腔来说,人们公认它是我国戏剧史上最古老的一个剧种,但它形成于何时?以及它的沿革之过程若何?与京剧及各路剧种有什么血缘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至今还是个空白。

别人不晓,还情有可原,而身在“秦腔之乡”的秦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就说不过去了。这个千古之谜是我们陕西剧界人士欠了历史的账,也是欠了后代的账。为偿还这笔账,在上世纪40年代初,王绍猷先生下定决心研究秦腔……十多年间,他在阅读数百种经史诗文、杂记之后,才找到了有关可用的中外资料近一百种,其艰苦之状就可想而知了。他为立论有据,对秦腔兄弟剧种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曾多次跋涉于京、津、沪、汉、苏、杭等地,访问调查,观摩演出,求教名流,查阅资料,先后整理了1000多张卡片。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宁夏等省,更是他常去收集资料之地;关中的里巷俚语,他都一一记录考核研究。某一篇章的资料基本具备后,仔细分析比较,通宵达旦地进行写作。抗战期间,日本飞机时来轰炸,西安的社会秩序甚为混乱,家人怕出危险,劝他到外县避一避。他却人不离西安,身不离书案,对家人的劝言置若罔闻。

1947年春节期间,他闭门不出,把自己写的十几篇秦腔理论文章,从前至后地再修订了一遍。翌年,他以高酬请了3位缮写者,帮他校正、誊写。1949年,他将多年陆续写出的19篇秦腔理论文章,自费汇印成册,名曰《秦腔记闻》。《秦腔记闻》虽然只有7万字,但它对秦腔的源流、历史沿革、秦腔的板眼、乐理、乐器以及与京剧和各路梆子的历史联系,都作了较为翔实的考证。他对秦腔的探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隋,完整于唐,传播于明,盛行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在国剧上可谓开山鼻祖,有屹然独立不可磨灭的价值’。他还认为,京剧及全国各路梆子都由秦腔蜕化出来的”。

王绍猷先生,是陕西富平人。生于1883年,卒于1971年,享年88岁。1918年加入同盟会,在井勿幕部属参加过讨袁战争和护法运动,任职至旅长。1928年他的部队在河南遭军阀排斥,便愤然解甲,退出军界,返回西安,从此献身秦腔艺术事业。上世纪30年代末他到易俗社,前后20年,任易俗社的总务主任和剧务主任,并写作剧本和理论文章,对易俗社有不少的贡献。他创作改编了大小剧本40余种。如《新忠义侠》(即《周仁回府》),培养了几代名演员,如刘毓中、耿善民、雒秉华、黄金华、任哲中、李爱琴等。他的《秦香莲》是大西北各省、市剧团经常上演不衰的剧目。他的《拷红娘》更是脍炙人口。

王绍猷先生为中国戏曲史立了一大功,把秦腔的历史上溯了2200多年。这虽然是一家之言,却是用心血凝铸的一家之言,他没有拿过一分钱的津贴和稿酬,完全出于奉献,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资料。

分享到:

上一篇:秦腔的历史兴衰对当下文化发展的启示   下一篇:秦腔的历史概况和基本特点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