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路莲花落与东路评剧(一)

原直隶冀东地区(今河北省唐山地区),北靠长城,南临渤海,地处京沈走廊,水陆交通发达,工商各业兴旺。不仅是鱼米富庶之乡,而且,还是军事要塞之地。

莲花落等民间艺术的活动

原直隶冀东地区(今河北省唐山地区),北靠长城,南临渤海,地处京沈走廊,水陆交通发达,工商各业兴旺。不仅是鱼米富庶之乡,而且,还是军事要塞之地。此间天才的民间艺术家们,伴随历史的发展,适应群众的需要,曾创造、继承、发展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历史悠久的滦州(县)皮影、乐亭大鼓,生动活泼的唐山秧歌、渔鼓、什不闲、喇叭腔、莲花落等。其中什不闲(亦称“十不闲”),一说是属于莲花落一支,一说是属于“杂耍”的一种,清中叶就已风行一时。嘉庆二十三年,《画舫余谈》中记载南京孔庙前的百戏活动时说,“值清明,百戏具沉,如……三棒鼓、什不闲……可以娱目示听者,围如堵墙。”《京都竹枝词》一书,更记载了当时它的歌场上的盛况,诗云:“顽笑人能破酒颜,无须籍贯与京蛮;而今杂耍风斯下,到处具添十不闲。”

东路莲花落种类颇多,除“单口”、“对口”的形式外,尚有“打落子”、“数来宝”、“金钱莲花落”(间有帮腔者)几种。此路艺人亦是贫苦农民出身,虽间有卖唱求生者,但其本来的活动目的,则是为了在农闲时自我娱乐,因其不讲师传,不论家门,不搞派系,跑“海青腿”,以四海为家”,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当时,东路莲花落中“单口”的表现形式是由一人表演,即一手拿着两块大竹板,另一手拿着五块小竹板(碎嘴子)自打自唱,遇到搭伙的,也配一把弦儿伴奏。“对口”形式是由小旦(亦称包头)、小丑两人化妆演唱。小旦用蓝布、花布包头,头前配上五—七个珠口,身穿飘带裙袄,手拿折扇、手帕;丑儿头戴毡帽,身围腰包,手持竹板或花鞭,载歌载舞,生动活泼。除有锣鼓、大弦伴奏,还有二到四人帮腔伴唱。其节目多是演唱民歌小调,如《叹五更》、《思夫》、《十绣门帘》、《补汗褟》等,有时也演唱一些较长的历史与民间故事,如《乌龙院》、《西厢记》、《小借年》、《蓝桥会》等。他们以这些形式多年分散在农村集日、春节“花会”中活动,活跃在底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一八八一年前后,(清光绪七年左右),唐山开平矿务局创建铁路,冀东一带资本主义的煤矿工业与资本主义商业都有很大发展。加之,随着海运开通,天灾连年,捐税繁重,曾导致冀东农村经济急剧破产。据《滦县新志》记载:“……滦属海滨,其利鱼盐,咸丰年后,大庄河民船出海,向关东运粮,滦人因之在家者十之二三,出外经商者十之七八……”,“光绪九年之后,夏多苦雨,滦河半改旧道……沃壤变黄沙,居民多凋落”,再加上“黄粮庄头的盘剥,军用征发,操切弥甚,致民力拮据,生活非常困苦”。一些会唱莲花落的贫苦农民,为生活所迫,遂由农闲业余活动,转为职业性的班社活动,卖艺谋生。到一八九一年前后,冀东莲花落班社已发展到十多个,如丰润的孟光武班、乐亭的崔八班、迁安的金鸽子班等。好多著名演员,如金菊花、月明珠、成兆才、任善庆、杨柳青、佛动心、仙动心等,都参加了班社的演出活动。莲花落由演员分散活动进入到有组织的集体活动,使莲花落的演出形式向前发展了一步。一场节目已可由下述几个段落组成,即:一、击鼓开场;二、报四喜(由击鼓者面向观众朗诵四句即兴喜歌);三、表演“单口”;四、“对口”或“拉场玩艺”压轴。但是,除了演员阵容较之个体活动有些扩大之外,其艺术形式仍没有突破原来民间歌舞演唱范畴。如果说这一阶段是评剧形成的第一阶段的话,它还只是为后来评剧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有深厚群众根基的艺术基础,为其准备了演员。

分享到:

上一篇:东路莲花落与东路评剧(二)   下一篇:西路莲花落与西路评剧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