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路莲花落与东路评剧(二)

东路莲花落进入到有组织的班社活动以后,如何把莲花落的演出形式再向前发展一步,心中并无底数。真正促使莲花落在艺术质量、演出形式上有所提高、有所变化的,还是受“东北蹦蹦”的艺术影响以后。

从莲花落到“拆出”

东路莲花落进入到有组织的班社活动以后,如何把莲花落的演出形式再向前发展一步,心中并无底数。真正促使莲花落在艺术质量、演出形式上有所提高、有所变化的,还是受“东北蹦蹦”的艺术影响以后。

蹦蹦又称“编曲”、“双玩艺”、“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一说产生于河北,一说产生于山东,由胶州湾经渤海流入东北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语言结合以后,逐渐产生了一个独特的民间艺术品种——“东北蹦蹦”。这种形式解放前在辽西、承德附近的农村也颇为流行(这一支派为西路蹦蹦),王荣、大碗粥(周)、陈万成、筱金枝就是这一带的知名演员。其节目大多反映民间日常生活与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唱词通俗易懂,唱腔丰富高亢,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其演出形式有“单出头”(与单口莲花落相似)、“双玩艺”(与对口莲花落相似)。其它如用大弦伴奏,群众帮腔,使用扇子、手帕、竹板、节子(碎嘴子)作为表演时的道具,亦和莲花落基本相同。唯“拉场玩艺”为原来和当时冀东莲花落所没有,是东北蹦蹦中较为高级的一种形式,具有一定的戏剧因素。其节目不仅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而且,分场次,讲彩扮,有动作,演员已由第三人称叙述故事情节,进入到以第一人称刻画表演剧中人物了。

一八九一年(光绪十七年),有辽宁省宁远州(今兴城县)王荣(王大脑袋);一八九五年,又有辽宁锦州大碗粥(周)、梁半截夫妇、倪宏、倪亮、何有余等,先后由喜峰口、迁安一带进入山海关里的冀东地区演出。广大“莲花落”艺人,在艺术上深得启发,遂纷纷与之合作演出。莲花落班社,不仅由此扩大了阵容(每班多达二十人左右),创造了与什不闲、唐山秧歌、对口莲花落、拉场玩艺经常同台演出的形式,而且,在艺术上还得到了极大的哺育。一批莲花落演员,借机大量吸收了“蹦蹦”的曲牌、唱腔,借鉴其“拉场玩艺”的艺术形式,把莲花落原有的“单口”、“对口”节目,提高到能以拆开演出的简单戏曲形式,使莲花落进入了“拆出”的艺术阶段,从而,产生了《小姑贤》、《小借年》等一些小型戏曲剧目,使莲花落的艺术形式向前发展一步。一九0八年,成兆才、张化文、姚及胜、金菊花等人,带着《开店》(对口)、《乌龙院》(拆出)、《鬼扯腿》(“拆出”武戏)三出戏,去到当时“内管七州,外挂三县”的永平府(今河北省卢龙县),并指地为名把莲花落的“拆出戏”改为“平腔”(一说是取“蹦蹦”唱腔的平音之故)一度唱红,取得了一些群众的承认。这就是评剧史上“打开永平禁地”的一段史实。因此,“拆出”阶段,对评戏形成的历史作用,不仅锻炼了演员,而且,使艺人尝到了创新的甜头,开始明白了艺术不仅要继承,而且,还要革新、发展的道理。

分享到:

上一篇:东路莲花落与东路评剧(四)   下一篇:东路莲花落与东路评剧(一)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