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蹦蹦戏与西路评剧

清末民初,在评剧形成的最初阶段,主要有两大支派,一支为冀东的“唐山蹦蹦戏”;另一支是京东的“北京蹦蹦戏”。北京蹦蹦戏也称北京落子,演员和班社主要来自京东的香河、宝坻一带。

清末民初,在评剧形成的最初阶段,主要有两大支派,一支为冀东的“唐山蹦蹦戏”;另一支是京东的“北京蹦蹦戏”。北京蹦蹦戏也称北京落子,演员和班社主要来自京东的香河、宝坻一带。清光绪19年(1893年),北京蹦蹦戏首次进京,在东安市场演出。这种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戏曲,内容通俗易懂,演唱生动活泼,很受市民欢迎。北京蹦蹦戏在京城站住了脚,有多个班社相继进京,在天桥、后海和月坛等撂地演出,十分火爆。连有些河北梆子的演员,都加入了蹦蹦戏班社,改行唱了蹦蹦戏。1912年,曾有北京蹦蹦戏班社,到上海演出,把这种北京的乡土艺术传播到了南方。

北京蹦蹦戏的艺人,大多是没有文化的农民,在艺术上缺少变革精神,没有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剧目,渐渐由盛而衰。至上世纪30年代,已基本消亡。而唐山蹦蹦戏则在不断变革中,成为评剧的主流。解放后,中国评剧院曾请回部分老艺人,挖掘整理了北京蹦蹦戏也改称西路评剧。

分享到:

上一篇:东路莲花落与东路评剧(三)   下一篇:东路莲花落与东路评剧(四)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