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自江苏进入上海,是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据史料考证,这一年,清朝战祸不断,自然灾害频发。长江流域洪水泛滥,洪泽湖水位猛涨,致使大运河北面的高宝湖铁牛湾前,冲倒“清水潭”,出现百年未遇的特大水灾。江苏境内的贫苦民众(主要是农民、船工、手工业者)和淮剧艺人们,流离失所,纷纷举家逃难。他们沿京杭大运河南下,进入上海谋生。百年淮剧就这样,在经意与不经意间,被带入上海滩。
上海淮剧的早期艺人们,主要服务于从事手工业、纺织、冶金、码头、运输、环卫、车夫、餐饮服务业等广大的贫苦民众。他们以难民身份进入城市,在失去土地之后,这些没有一技之长又多为文盲或半文盲的苏北移民,只能靠出卖苦力为生,收入微薄,挣扎在生存线上。因此,早期淮剧的观众群体,主要聚居于黄浦江、苏州河沿岸码头及市区四周的边沿地带,郊野市镇(如青浦朱家角、松江府古镇、浦东)等地域。自进入上海之日,上海的淮剧,就深深植根于人民大众,伴随他们劳作、宣泄、娱乐,通过戏剧戏文和戏剧故事,从而获得了人生观和主流价值观的教诲,寄托喜怒哀乐的情感。
上海市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规模庞大,集中了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这是上海淮剧扎实的群众基础和欣赏需求的源泉。同时,上海丰富的物质条件和丰厚的人文环境,也成为上海淮剧成长历程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土壤。
上海区域僻处海隅,远离中原,自南宋起,就是民众避兵隐身的处所,许多隐逸文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上海为归隐之地,一时间四方名流集聚。这样便自然吸引了各地的戏曲艺人们尾随聚合,献艺交流。由于上海所在地理位置在历史上所属江苏、浙江两省,因而上海的方言语音,和江苏、浙江两省方言相接近,造成当时的戏曲多以昆腔为主。
上海最早的戏曲演出活动,出现在元代(1271年)。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原的杂剧由落难艺人们传入松江府,以演剧谋生。直至明朝时期,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的上海,给戏曲活动的兴盛提供了基础性条件。由于演出频繁,私人家班和民间班社也陆续发展起来,数量剧增。
清代的上海港,发展成“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出现了专供外来商贾船员娱乐的经营性质的戏曲演出活动,这就造成了戏曲由“崇官”、“崇贵”,向“崇商”、“崇民”的模式演变。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3年11月14日,上海被迫开埠,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重的城市。开埠初期,上海的戏曲仍以昆剧为主,也一度出现昆、徽相争的局面,不久,京班南下,京剧很快取代了昆、徽的地位。
辛亥革命前后,随着江、浙等省来沪投资经商的“商邦”,和几次大的难民潮,作为移民城市的上海,以其不拘一格、广征博采的姿态,广泛吸呐了一些在其各自地区相对成熟的剧种,纷纷落地生根,如:越剧、甬剧、淮剧、扬剧、锡剧、川剧、梆子、粤剧、滑稽戏等。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早期淮剧艺人们随难民潮涌入上海,淮剧就这样被大规模移民自然引入申城。
至抗战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上海城,更沦为与世隔绝的孤岛。城市租界纵横,华洋杂居,五方杂处,声色犬马,商贾云集,成为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等,聚集求生存的一方天地。由于二十世纪初叶连年的自然灾害、社会政治动荡和频繁战争,地处长江出海口交通要冲的上海滩,历经了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潮,最终由一座默默无闻的小渔村,演进成国际化的移民大城市。当此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外移民在大量涌入的同时,都带入了各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特色的文明。由于上海市民群众的易于接近性、开放性,和勇于变革的人文个性,构成了城市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人文性格。这就为中、西方文化和南北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互相借鉴,不断碰撞和交融,提供了时空条件。
1912年,淮剧艺人韩太和,创建了“韩家班”,活跃于上海闸北太阳庙路(现汉阳路)、南市斜桥、南码头三合街等地区,陆续出现了以坐唱为形式的,较为简陋的民间小戏的演出形式。当时,南腔北调的不同戏曲、歌咏,传唱于市面。早期上海的淮剧,就这样生长于一个纷繁复杂的文化历史大环境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赢得了博采众长的机会。凭借其顽强的艺术生命力,淮剧最终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滩挣得了一席之地。
上海自古以来,深受江、浙文化的滋养,在文化历史方面,可谓一脉相承,淮剧就是发源于文化深厚的江苏大平原。在进入上海滩以前,淮剧是起源于苏北里下河一带的民间小戏,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历经百年沧桑,淮剧在上海的戏曲发展史,每一页都浸透着大都市百年巨变的荣辱甘苦。淮剧自打进入上海滩,萌芽成长的每时每刻,都和上海民众休戚与共,血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