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1956年广西戏剧专家组“桂剧在明末永历年间就已流行”来推算,至今已有约350年的历史了,从明末到民国的300年中,桂剧在桂北经过不断的形成和发展,促使了桂北科班的大力开办,也可以说,是市场的迫切的需求才推动了民间桂剧经营者(本家)花大精力(有的卖田卖地卖粮食)开办科班。它说明:一是戏班的市场价值在不断升值,二是桂剧艺术已成为桂北人民精神食粮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史料,笔者暂且将桂剧为什么首先是在全州演化形成的原因分成若干个阶段论证:
(一)徽戏、祁戏传入期:唐代至北宋时期(约公元630—1140年间)。理由是:
1、前唐贞观、开元之治及北宋前中期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大交流和大繁荣,加速了中原文化向岭南的传送,地处两地咽喉的全州得文化交流之天时。
2、全州楚时已建置,是广西最先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地域,唐宋时的全州(含灌阳、资源全县及兴安界首等部分乡镇)隶属湖南永州府,人文环境与文化认同与湘南一致,不存在地域、习俗、文化差异,全州得文化交流之地利。
3、唐宋时期的湘山寺,因宋代数个皇帝为该寺敕赐寺名,已成为“楚南第一名刹”,庙会为楚南极盛之地;当时的全州境内有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等会馆,人口流量极大,境内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加上柳宗元、范成大等著名文人骚客为该地文化起了推波助浪的作用,全州得文化交流之人和。
(二)演变进化期:南宋至清中叶(1140—1840年)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历史阶段;民族文化的相互兼容和逐渐认同、融合本来就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之所以将此段时间推证是祁剧在全州不断演变进化成桂剧,是因为此期间全州境内发生多次大的政治和军事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大动荡和居民大迁徙,加速了文化交流。
笔者遍查全州历届县志和部分望族家谱得知:①南宋末年金兵南侵,全州许多姓氏从江西、湖南等地迁入。②元代政权为了维持其强制统治,在全州设立安抚司,改州升路,全州成为桂北湘南最重要的军事要塞,军队和居民调迁频繁。③在1334—1352年不到20年的时间里,全州相邻地区人民为反抗元政权统治,爆发了三次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争夺的要冲都在全州,军民调迁更加频繁。④前明时代政通人和,全州改路为府,是湘桂边界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境内多次迎来移民高潮(瑶族绝大部分自此时迁入),全州成为南北文化汇集的大熔炉。⑤明末清初期间,全州成为李自成起义军余部联明抗清之“荆楚十三塞”的要冲,两军主力在全州发生拉锯式争夺战数十次(“血滩”、“万人塘”等地名由此而有)。许多军人也因此定居全州(如高姓其籍为陕西),境内民族文化的交流更为活跃。⑥前清的康、乾盛世达百余年之久,经济的繁荣加速了文化的交流与繁荣。
(三)成形普及期。晚清至民国前中期(1840—1940年)。从清中叶祁戏完全桂化到道光年间全州西延区首开“秀字科班”止,桂剧已在全州为主的桂北地区由北向南迅速普及,成为桂北人民家喻户晓的剧种;到晚清、民国年间,桂剧已成为桂北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精神食粮。此期间,桂北各县为了培养社会急需的桂剧艺术人才,办班达数十次之多,其中全州19次(含资源3次科班及全州培训班10次,永福5次,平乐4次,灵川、恭城、荔浦、兴安各数次,培养了一大批桂剧专业艺术人才(不包括半路出家的艺人)。全州最多时有40多个民间戏班,桂剧已完全融入到桂北及相邻地区人民的生命中,他们再也离不开桂剧了。
(四)发展变革期(1941—1970年)
此前,桂剧主要剧目是移植传统戏,除了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及主题永恒的爱情戏外,大多是扬善惩恶的历史剧。清末年间桂剧剧目开始变革,如灌阳唐景崧写了40多部桂剧剧目,编为《看棋亭杂剧》一书。抗战时期,全国的艺术精英云集桂林;1944年在田汉、欧阳予倩、焦菊隐等艺术大师的发起下,在桂林开办了“西南剧展”,极大地促进了桂剧艺术的发展和改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田汉曾专程从桂林赴全州指导**救亡运动,还询问了全州桂剧的演出情况,并调查了解了著名**爱国将领戴安澜将军驻军全州三年多的时间里爱看桂剧并着装上台参加演出的细节。更加让人难忘的是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1938年1944年曾两次赴桂,以提高桂剧艺术水平为己任;积极培养桂剧人才,建立戏校,成立实验剧团,筹建剧场,实行导演制,并亲自编写剧本,组织排演新戏,改进音乐、化妆,舞美等,对桂剧的发展和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使桂剧通过西南剧展而推向了全国,并列为中国十大剧种行列。
广西解放后,桂剧又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1951年,广西,桂林相继成立戏剧改革委员会,接着又成立了全州、兴安、平乐、恭城四个剧团,配合土改宣传,演出《白毛女》、《九件衣》、《血泪仇》等剧目。1954年8月、11月又分别在南宁召开了和开办了广西第一届文代会和第二期戏剧干部培训班,全州闫玉亮、平乐李一平等相继出席会议和参加了培训。1955年对剧团进行登记整顿后,桂林的专业剧团有全州、平乐、荔浦、恭城、兴安五个团。1960年全区举行《刘三姐》大会演,桂北五剧团联手将该剧改编为桂剧演出。1962年7月全州、恭城、荔浦、兴安四个团由地方国营改为集体所有制民营公助剧团(平乐63年改)。1963年在荔浦举办全地区五个专业剧团小科班汇演。期间桂北十县均有民间戏班频繁活动于乡间山寨,直到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戏实行封禁(1969年底桂北五个县剧团均被撤消),桂剧被打入“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