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至1976年,中国进行“文化大革命”,潮剧受到一次严重的摧残。28个职业潮剧团(包括广东潮剧院)建制被撤消,人员或转业,或遣送回乡,潮剧一片凋零。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改革开放,潮剧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80年代以来,潮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其发展变化有几个方面:
一是剧团出现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原有属包制或团长管理任制,改变以前由国家统包统管、吃大锅饭的情况。此外,还出现股份制的剧团,或私人独资经营的剧团,以及半职业剧团(演出旺季时集中,淡季时成员各自从事其他职业)。据不完全统计,至90年代初,潮汕三市的职业和半职业潮剧团,总数超过50个,是50年代以来潮剧团数量最多的时期。
二是广场戏的兴起。改革开放以来,潮汕农村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提高,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增加,广大农民对潮剧有特殊的爱好,乡镇企业或农民自愿集次聘戏演出,成为农村的时尚。乡里聘戏,一般两三班,四五班,多的十几班,使在城市戏院遭到冷落的潮剧团,在农村得到了生存的广阔天地。
三是海外演出的开拓。80年代以来潮剧院及潮汕三市所属的潮剧团,相继应聘到泰、新加坡,以及香港、澳门等地演出。1979至1989十年间,共有22个团(次)到收述国家和地区演出,其中有友好访问演出,慈善事业演出,联合演出,但主要是商业性演出。
90年代以来,国内潮剧团到海外演出更多,除泰国、新加坡外、还到法国、美国、澳大利亚、越南、柬埔寨等国家演出。此外,还有一些艺术人员、演员应聘到新加坡和泰国等地的潮剧团体进行艺术传授和排练。1993年1月在汕头举行首届国际潮剧节,有来自美国、法国、泰国、新加坡、香港以及潮汕、福建共29个职业和半职业剧团参加,潮剧海内外艺术交流达到一次空前的规模。
四是创作、上演了一批优秀剧目,如《张春郎削发》、《袁崇焕》、《八宝与狄青》、《陈太爷选婿》、《终南魂》、《益春》、《两县令》、《百里桥》等,现代剧《彭湃》、《七日红》、《丁日昌》、《碧血金枪》、《恩怨宋家妇》、《千金女》、《回唐山》、《李队长筹粮》、《三香茶店》等,这些剧目,分别获得全国、省、市有关部门的奖励和各项艺术奖。
五是培养潮剧人才。汕头戏曲学校恢复了在“文化大革命”中受破坏的建制,潮州市、揭阳市也恢复或创办培训班、训练班,使潮剧后继有人。
随着音像传播的普及,潮剧录制了大量录音带、录像带、影碟等;举办潮汕三市潮剧卡拉OK大赛;在一些小学,试开潮剧、潮乐课,使潮剧进一步普及。此外,潮剧理论研究工作也出现了一批成果,出版《潮剧志》、《金钗记及其研究》、《潮剧闻见录》等专著,创办《潮剧年鉴》、《潮剧研究》等刊物;举办《李志浦剧作研讨会》、《潮剧唱腔研讨会》等。潮剧理论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潮剧从管理体制到艺术创作,如何适应新的历史潮流,还有待不断地探索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