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潮剧系情结
潮汕有潮汕的礼仪习俗,潮汕有潮汕的地理风情,潮汕有潮汕的胜迹景点,潮汕有潮汕的故事传说。
岁时节日的浓烈充满欢乐,竹笠木屐的奇特倍显休闲;潮菜小食的清香甚为可口,楼房宅院的奇巧惹人流连。这些都无不充分体现了潮人的聪明才智和对抒情浪漫生活的不懈追求。然而,在潮汕文化这条美丽壮观、异彩缤呈的滚滚长河之中,不管滴滴清泉如何各自晶莹透亮、绚丽多姿,怎么说总也比不上潮剧这朵璀璨斑斓、光芒四射的浪花更加具有自身的包溶性与丰富性。潮汕文化的许多样式可以反映潮剧的许多故事;而潮剧则可以演示潮汕文化的许多样式的内容:《荔镜记》载现了潮汕“元宵观灯”的情景;元宵的花灯则描画了《荔镜记》陈三五娘的传奇;潮阳的“文光塔”、“灵山寺”正把《陈太爷选婿》演得热热闹闹,而陈太爷选婿却正是从“文光塔”、“灵山寺”开始的。
潮人都说“茶薄人情厚”,这茶指的是工夫茶。洒茶既毕,乘热人各一杯饮之。杯缘接唇,杯面迎鼻,香味齐到,一啜而尽,三嗅杯底。味云腴,食秀美,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冲霄汉,思想驰古今……饮工夫茶听潮州戏是潮人最寻常的生活方式,工夫茶道蕴含着人间世事,戏剧中的一杯工夫茶也能引起世事的莫测和人间的悲欢……
风流潇洒的相爷公子在寺中装扮和尚,端茶偷窥公主而被削发,情意盎然,妙趣横生。由著名潮剧艺术家陈学希主演的《张春郎削发》,由于演员光彩照人,参加中国艺术节轰动了京城。那一次剧场门口挤满了因爆满而买不到票的潮汕乡亲。父老乡亲已经几十年没有看过潮剧,进不了场就站在外面,让那一点儿鼓乐一点儿拉腔从剧场四周不很封闭的地方涉一点儿出来,让乡亲聆听让乡亲美上一口瘾。那场面让负责演出的同志感动得泪花四溢,决定让说潮州话的的乡亲进场,在通道站着看戏。乡音就是戏票,凭潮话进场看戏。这则小故事,在中国戏剧史上多少有些亲鲜。
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便剧不同腔。潮剧的许多剧目也并非这个剧种的"专利"。但潮剧的唱腔却因韵味独特而使她成为百花园的一朵奇葩,姹紫嫣红。这朵南国鲜花之所以迷人和醉人,不能不首先归功于她的优美唱腔和精雕细缕、生动逼真、妙趣横生的语言。
要说清潮剧唱腔的类别与罕见的调式,那就得象潮汕人饮工夫茶一样,一小杯一小杯地“关公巡城”,悠然自得,缓缓品味。是的,潮剧的唱腔是可以品味的。有人品出“雍容大方”,有人品出“幽咽宛转”,有人品出“柔媚低回”,有人品出“高亢激越”。但人们都说,潮剧的唱腔字音清晰、内涵饱满、送远达听。她那因字而异、快慢相间、真美结合的吐字艺术,使她的唱腔洋溢着韵味浓郁、音律隽永的“潮”味和特色,便人在动情之余,浸沉于珠走玉盘,泉流下滩一般的美感享受。这些,我们可以从表演艺术家郑健英《回书》、《蝶恋花》等戏的唱段中得到印证。
郑健英的唱腔圆满、醇厚、隽永,耐人寻味,她那内在的奔放和外在的含蓄,似曲岸垂柳、潺潺溪流,引人入胜,牵人流连,惹人陶醉!郑健英的“金嗓子”让观众听熟了,听入心了,好象几天没听就缺点什么。难怪在七十年代,一位老实农民向售货员要买一台"郑健英"牌的收音机。也许是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态环境过于单一,文化生活十分空虚,潮剧便成为潮人的相对固定的情人。
情人缱绻,情人缠绵,情人让人牵肠挂肚。因而不论是穿着短裤赤膊走在田野上的潮人,还是身披西装革履、架乘“斯特莱斯”骄车在商界叱咤风云的潮人;不论是身居要职终日废寝忘餐在为百姓实施“民心工程”的潮人,还是漂泊海外希望多赚些银两回乡募捐的潮人……他们都因为有了悠闲有了工夫茶更因为有了潮剧这个情人便有了无穷的乐趣。高兴时喝几句《井边会》老重九成的“把皮留下,将内送还”,心旷神怡,笑逐颜开;痛苦时呼一句李三娘的“苦啊……”,愁悉闷解、脾疏肝舒。
在汕头市的海滨长廊,每天清晨,总有一帮潮剧爱好者前来聚会,唱戏自娱,风雨无阻。十岁的女孩唱百岁的《杨令婆挂岁》惟妙惟肖;百岁的老翁唱十岁的《沉香认母》活龙活虎。“轻三曲”也好,“重六调”也罢,反正是唱出了情感,哼出了韵味,喝出了衷曲。有情有味的潮曲,奇就奇在尽管你五音不全,词调异分,她同样能给是潮人的观众听出了亲切,听出了自然,听出了不修饰不造作的清醇与美感。城市里是这样,农村中也是这样,在乡村某个角落,一群扛着锄头的后生和几个手持锈针的姑娘会不约而同地跟着电杆顶上的高音喇叭大吼大叫“卡拉0k”起来,那样狂喜,那样激动,好象唱几句潮曲就会使人“浑身是胆雄赳赳”。
广东潮剧院有次在台湾演出《金花女》,穷书生刘永无资赴考,一观众立刻把一叠台币送上舞台,以作费用。观众已难分清戏里戏外。这就是情结。
管善裕先生是一位出生无锡的上海戏剧学院的舞美高材生,六十年代“一失足”跌落潮汕自此也"跑不了",成了潮剧唯一的一级舞台美术设计师。要问为什么答案有几个版本,一说是他爱上了天真活泼、美丽动人的潮剧花旦便情坠爱河;一说是他喜欢上了潮汕的风土人情和可以入画的山山水水;一说是他认为可把五彩缤纷的潮剧的舞台当作成就事业的宽广天地。但不管答案有几,潮汕文化的可亲、潮人的可爱、潮剧的可近,便他的根永远留下是无可置疑的。这就是情结。
“广场戏”是潮剧广阔的演出市场。“广场戏”就是在露天搭个土台,每晚演六、七个小时让大家看个够。太阳尚未落山,老婶老姆、叔伯弟妹就已扛着“椅条”、揽着“草席”“订”位去了。天有不测风云,有时戏演了一半就下起倾盒大雨。乡亲们淋透了全身而且一场感冒即将发生,可大家都目不转睛,谁也不愿离开戏台,让风雨声、念唱声、锣鼓声声声入耳;让小生曲、老丑曲、花旦曲曲曲萦胸。
潮剧在潮汕这块土地上,有着不可动摇的神圣。若有客到来,得到的最高礼遇是请你看一场潮剧和在半夜里加一碗“果条汤”,让客人吃点心品戏文。而老百姓一生最崇敬的人除了因人而异的一类,另一类便是潮剧团里的名角。著名潮丑方展荣之类的名角来了,往往是要用标语、口号、鞭炮、鼓乐隆重欢迎的。最漂亮的房子让你住,最高档的床垫让你睡,最心爱的礼品让你留个记念。如果某个领导莅临村庄,这跟哪个乡民有何关系叫谁一定要瞟他一眼?潮剧的艺术家多么风光!
广东潮剧院等潮剧团体多次出访新加坡、泰国、美国、越南、澳在利亚等国家,得到万千戏迷的鲜花与掌声。精彩的剧目和优秀的演员把异国的戏迷的生活都搅乱了。生意不做了,家也不回了,学也不上了,愿跟随剧团辗转不休。一到机场送别的时刻,心也流泪,眼也流泪,滚滚泪珠怎么就留不住心中的偶像你的身影?
天下哪有不散的筵席?有呀,剧团你飞回中国我就到中国留学,偶像你在潮汕演出我就到潮汕念书,只要经常能瞻望到你迷人的倩影和聆听你婉转的歌喉,纵然是离乡别井、背亲弃朋、抛金舍银也是心甘……难道这些不是潮人对潮剧的情结那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