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是用潮州方言演唱、流行于粤东、闽南、香港、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戏曲剧种。它是元末明初南戏流传粤东地区之后、与当地的民间歌舞、音乐融合而形成的声腔剧种。明代潮剧的声腔叫“潮腔”(也称潮调)。现在传世的明代潮腔剧本有明嘉靖丙寅年(即公元1566年)刊刻的《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明万历辛已(公元1581年)刊刻的《新刻增补全像乡谈荔枝记大全》和明万历年间刊刻的《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附刻《苏六娘》)等流传于英国、日本和奥地利。证明潮剧的历史已有430多年了。潮剧的唱腔音乐原属于南戏的曲牌联缀体,并保存有南戏帮唱的形式,大约在潮代康熙末年至道光年间,即“花部”乱弹兴志之后、梆子腔、皮黄腔的剧种相继传入潮州;潮剧在与外来的剧种的交流中,促使了原有的唱腔音乐起了变化,由原来的曲牌联缀体发展为曲牌体与板腔体相结合的唱腔体制。清代是潮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不但在唱腔音乐方面革新发展,演出剧目上丰富多彩,而且在戏班数量上空前增加,出现了童伶制,据同治年间王定镐《鳄渚摭谈》中记述:“潮俗菊部谓之戏班,正音、白字、西秦、外江凡四等”,“白字(即潮剧)则以童子为之,而唱土音”,“白字近来最盛……正音、本秦一类,不过数班,独白字以百计”。光绪二十八年《岭东日报》载:“时潮州梨园,分外江与潮音戏鼎盛时代”。清代末年,潮剧不仅向周边的梅州地区、雷州半岛、以至海南岛传播,而且随潮人过洋而传播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民国初年,潮剧又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这主要是受文明戏的影响。文明戏(话剧)在我国兴起之后,一些戏班,特别是旅居泰国的华侨知识分子,将文明戏剧本,以及早期无声电影故事,如“孤儿救祖”等,改编为潮剧搬上舞台,并吸收文明戏写实的,立体的布景,特别是到三十年代,出现活动布景,促使了舞台布景起了很大的变化;唱腔音乐也进行革新创造。潮剧搬演文明戏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使上演剧目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但是传统的表演艺术受到了冲击,产生了自然主义的表演倾向。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潮剧按照中央制定的戏曲改革方针政策,开展了以“改人改戏改制为中心内容的潮剧改革,废除童伶制和班主所有制对旧剧目推陈出新、唱腔音乐、表演艺术也进行了改革创新,1956年成立广东省潮剧团,1958年成立广东潮剧院和汕头戏曲学校,在人才培养、剧本创作、对外艺术交流等各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五、六十年代,潮剧创作整理了一批优秀剧目,如《荔镜记》、《苏六娘》、《金花女》、《告亲夫》、《扫窗会》、《辩本》、《闹钗》、《芦林会》、《刺梁骥》、《柴房会》、《辞郎洲》、现代戏《松柏长青》、《罗木命》、《江姐》、《万山红》、《浜海风潮》等。培养了新一代演员如姚璇秋、范泽华、吴丽君、肖南英、陈馥闺、陈丽华、谢素贞、林舜卿、朱楚珍、黄清城、张长城、叶清发等。并通过拍摄《火烧临江楼》、《苏六娘》、《告亲夫》、《荔镜记》、《韩江花似锦》、《刘明珠》等六部潮剧电影和两次到北京上海等地演出,以及赴柬埔寨和香港演出,使潮剧成为国人知名的剧种。
改革开放以来,潮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创作了一批优秀剧目,如《张春郎削发》、《袁崇焕》、《陈太爷选婿》、《八宝公主》、《终南魂》,以及现代剧《彭湃》、《蝶恋花》等,拍摄了《张春郎削发》、《烟花女与状元郎》等两部电影片。陈学希、郑健英、方展荣、陈秦梦、陈文炎等一批青年演员也脱颖而出,成为海内外观众知名的演员。改革开放20年来,潮剧出现两个新的现象,一个是海外演出热,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众多的潮剧团应邀到海外演出,以潮剧为例,从1979到1999年,20年间,潮剧院所属剧团共有52团次应邀到海外演出,足迹遍及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法国、美国、越南、柬埔寨、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这是五六十年代不曾出现的情况,第二是演农村广场戏,广场戏的收入,是当前剧团主要的经济来源。每月多的要演出20多场,少的也有五六场。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剧团在新的形势如何生存发展,尚有不少难题有待在实践中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