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绍剧

绍剧,又名“绍兴乱弹”、“绍兴大班”。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杭州地区及上海一带。绍剧是浙江三大剧种之一,已有300多年历史,拥有400多个剧目。

绍剧,又名“绍兴乱弹”、“绍兴大班”。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杭州地区及上海一带。绍剧是浙江三大剧种之一,已有300多年历史,拥有400多个剧目。绍剧以高亢激越的唱腔、粗犷朴实的音乐、豪放洒脱的表演和文武兼备等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悟空戏独树一帜,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一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拍成电影后,发行七十二个国家和地区,曾风靡全国,声播海外。1950年定名为绍剧。

绍兴是文化古城,戏曲活动频繁。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余姚腔,即源出绍兴府所属的余姚、上虞一带。明嘉靖年间,秦腔自北方流传到浙江绍兴,与余姚腔融合,逐步形成一种激越昂扬的新腔,称为“调腔”。最鲜明的是“二凡”,腔调和秦腔最近。调腔在剧目和音乐等方面对绍剧的影响较大。

明代万历年间,调腔在绍兴一带流传并逐渐盛行。演出班社的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民间的坐唱班,称为“堂茗”;一种是道士清唱班。到了明末清初,昆腔盛行,称为乱弹的梆子腔传人,与昆曲、调腔同时流行。当时的班社往往是三戏皆通,兼唱“高、昆、乱”等声腔。清代乾隆年间,这种三合班盛极一时,多以“群玉”二字作班名。清代咸丰、同治年间,高腔和昆腔都衰落了,而在农村,乱弹备受欢迎,于是艺人就以唱乱弹为主,班社称为绍兴乱弹班。

绍剧与徽戏的关系亦较密切。在绍剧传统剧目中运用甚多的另一基本唱腔“三五七”,其旋律与徽戏中的吹腔相近。“三五七”属于南曲体系,所以其音乐风格也带有南曲特点,比较委婉绵长,长于抒情。绍剧的剧目,与徽戏相同者也占一定数量。

早期绍剧,主要流动演出于水乡农村,多为“社戏”性质。农历正月演“灯头戏”、二月演“酬神戏”、三月演“青苗戏”,四月开始农村庙会不断,迎神赛会,经常演戏。至七月中元节,到处盛演“祭鬼戏”(在整本戏中插入目连戏折子,叫做“平安大戏”)。之后,主要演出“祠堂戏”:有调解两村相争的“和事戏”,对盗伐山林者而设的“罚款戏”,商贾在外埠发迹的“还愿戏”,富户豪门添丁、做寿的“庆贺戏”,以及村镇间轮流值年的“年规戏”等。这一时期,在绍兴毗邻地区也出现绍剧班社。嵊县有以唱乱弹为主,兼唱调腔的班社。

文武分班,相传起自清乾隆末年。之后,曾出现过相当兴盛的景象,班社多至四十余副,多数是职业班社,也有些时散时合的半职业班社。

1840年鸦片战争后,绍剧活动地区不断缩小,趋向衰落,尤以武班为甚。至1920年左右,一般演员均习文弃武,文班则增设武戏,文武班合流。此后,班社仿效京、沪等大城市,有以舞台为班名的。如泉源第一舞台、越舞台、天荣舞台、同春舞台等。二十年代以后,在绍兴本地城乡,绍剧颇为兴旺。抗战期间,在上海的绍剧戏班不多,至1945年只有同春班一个,但阵容较强,名家辈出。除吴昌顺等之外,又涌现了老生七龄童、十三龄童,武生六龄童,旦脚筱玲珑、章艳秋等。抗战之前,有越中第一舞台、文明舞台、林贵舞后、新大世界、新大鸿福等二十余班。抗战以后,绍兴民众教育馆搞旧剧改革,进行登记,先后入册者有近五十个班,其中绝大多数是乱弹班。

建国初期,有同春、同兴、新民等九个民间职业剧团。后经登记、合并,数量虽稍有减少,但由于招收新学员办了数期培训班,培养了接班人,使绍剧得到较大的发展。1956年改同春绍剧团为浙江绍剧团。1965年有专业绍剧团六个。“文化大革命”中绍剧受到摧残,粉碎“四人帮”后得到复苏。到1982年,有浙江省绍剧团和绍兴县、萧山县等三个专业绍剧团、一个绍剧训练班。

建国后,整理改编了不少传统剧目,编创了一批现代戏、历史剧。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龙虎斗》、《后朱砂》、《火焰山》、《芦花记》、《香罗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编创的现代戏有《血泪荡》和《阿Q正传》,历史剧有《于谦》等。其中《芦花记》曾在1954年华东区戏曲会演上获奖;《于谦》在1979年获文化部颁发的演出一等奖,剧本二等奖;《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于1960年由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

绍剧是一种古老的汉族剧种,来源于秦腔,明末清初时期形成于绍兴地区,后兴盛于清康熙、乾隆年间。受到弋阳腔、赣剧、徽戏等剧种的影响,并收了流行于绍兴地区的余姚腔、新昌调(高)腔以及民间戏曲的特色,逐步发展成为绍兴乱弹,并在剧目、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等方面,有很大发展和提高。清乾隆年间(1723-1735)开始盛行。

绍剧,明嘉靖年间,余姚腔、弋阳腔盛行,绍兴一带出现了“调腔”。初为吹唱道士班和堂名班等坐唱形式,一人兼唱多行脚色,并以大锣、大鼓、铙钹伴奏。搬上舞台后,称绍兴高调班。明末清初,昆腔盛行,继而乱弹传入,高调班纷纷兼唱昆腔和乱弹,形成三合班。至乾隆年间,盛极一时,多以“群玉”二字作班名。到了咸丰、同治年间,高腔和昆腔逐渐失去观众,特别在农村,乱弹备受欢迎,于是艺人改唱乱弹为主,称绍兴乱弹班。

绍剧唱腔的主要曲调为“二凡”、“三五七”和“阳路”,以“二凡”为主。唱辞以七字齐言对偶为基础,剧作内容多为忠奸争斗、征战杀伐之事。焦循《花部农谭》谓“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30年代称“越剧”。“二凡”与西秦腔有明显的渊源关系。其流传情况,一说为南明潞王朱常汸南驻杭州,鲁王朱以海东迁绍兴,均带有乐工南来,因而西秦腔传入浙东;另一说则认为系李自成将西秦腔带到安徽,与“三五七”两腔合用,然后由徽州商人逐渐带入浙江。“二凡”唱腔高亢激越,以紧拉慢唱为特点,其拖腔不受乐曲限制,演员可以根据人物感情需要,尽情发挥。“三五七”因其唱句以前句三字和五字,后句七字组成而得名,属早期吹腔,源于安徽太平(今当涂),故艺人称“太平三五七”,由于长期流行于浙东,并用绍兴方言结合中原音韵的绍兴官话演唱,使之具有当地的乡土特色。“三五七”行腔委婉,宜于抒情。“阳路”即吹腔,有“高阳”、“平阳”之分。

绍剧伴奏乐器以板胡为主,“斗子”为辅。绍剧的板胡亦称高胡,音色比一般板胡更为高亢,“斗子”亦称“金刚腿”、“牛腿琴”。此外,还有唢呐、梆笛、笙、管等。绍剧的打击乐用大锣、大鼓、大钹,气势宏伟。锣鼓点自成一套,粗犷、朴实,具有浙东地方的风格特点,称为“绍班锣鼓”。

绍剧的音乐曲调丰富,音调高亢激越,旋律节奏急速明快,声音清越刚劲,善于表达悲壮、慷慨激昂的情感;加上唱白通俗易懂,表演风格粗犷豪放,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绍剧的武功有的来自目连戏,有的吸收民间武术加以美化,如“打短手”、“九窜滩”、“手顶”、“窜刀”、“甩桌”、“推车跟斗”、“七十二吊”、“叠罗汉”等,均颇有特色。绍剧的唱法也有自己的特点,花脸用宏亮的“堂喉”(真声),小生和旦用“子喉”(假声),老生则用“乖喉”(真假声结合)。

绍剧的著名演员有梁幼侬、吴昌顺、陆长胜、筱玲珑、林芳锦、汪筱奎、章宗信(七龄童)、章宗义(六龄童)、筱昌顺、陈鹤皋、章艳秋、王振芳(十三龄童)、钱慧韵、筱艳秋等。

绍剧的剧目颇为丰富,从题材上看,以历史戏居多,家庭戏次之。就其风格特点来说,多为情绪愤慨、斗争激烈、感情奔放的一类戏,流传的传统剧目达三百多个。整理后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于谦》、《龙虎斗》、《芦花记》等,得到一致好评。各行脚色均有各自的拿手戏,如二手戏《游园吊打》、《磨房串戏》,花脸戏《打太庙》、《打半山》,老生正生戏《轩辕镜》、《渔樵会》、《芦花记》,花旦戏《香罗带》、《哭箱诉舅》等。

绍剧传统剧目主要有以“二凡”为主腔的《高平关》、《后朱砂》、《千秋鉴》、《龙虎斗》,以“三五七”为主腔的《双贵图》、《双核桃》、《龙凤锁》,唱“阳路”(吹腔)的《和番》、《醉酒》,以及属目连戏的《男吊》、《女吊》、《调无常》等。各行角色均有各自的拿手戏,如二丑戏《游园吊打》、《磨房串戏》;花脸戏《打太庙》、《打半山》;老生正生戏《轩辕镜》、《渔樵会》、《芦花记》;花旦戏《香罗带》、《哭箱诉舅》等。绍剧较有影响的剧目传统戏有:《龙虎斗》、《后朱砂》、《龙凤锁》、《芦花记》、《双贵图》;新编历史戏有:《于谦》、《斩魏征》;现代戏有:《血泪荡》等。绍兴著名剧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拍成电影后,先后发行世界七十几国家和地区。周恩来曾四次观看绍剧演出,同演员合影留念;毛泽东同志观看后,还写下了著名的诗篇。

为及时保护和更好地发展绍剧艺术,浙江绍剧团切实围绕繁荣绍剧事业目标,成立了以团长为组长的“绍剧保护与发展工程”实施机构,聘请了多位老艺术家担任顾问,下设传统剧目排练、“音配像”工作、传统剧目整理等工作小组,循序渐进,立足长远,扎实实施绍剧保护与发展工程。一是复排绍剧传统大戏。通过全团上下几个月的努力,精心复排了绍剧传统戏《郭彦威》和《陆文龙》,已分别在绍剧艺术中心进行了彩排。二是收集整理优秀传统剧目。《薛刚反唐》、《黄飞虎反五关》、《天缘球》、《陆文龙》、《龙凤锁》等已收集整理。三是落实“音配像”前期工作。剧团专门设立“音配像”工作办公室,聘请资深老艺人担任顾问。落实专门人员赴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进行上门采集和社会征集,着手对上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末的绍剧录音、唱片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对原音进行技术处理。四是打磨新编现代绍剧。为参加将在十二月份举行的浙江省第十届戏剧节汇演,浙江绍剧团全面动员《秋瑾》剧目主创人员、广大演职员对《秋瑾》进行精心加工、打磨、提升,不断丰富精神思想内涵,激情创演绍剧艺术精品,努力冲刺戏剧节奖项。

据浙江绍剧团团长朱燕介绍,她们计划每年至少推出两个传统剧目的大戏,明年至少争取达到3-4台,今年除了推出《郭彦威》外,还要推出一部传统剧目《陆文龙》,将于11月5日进行彩排。而《陆文龙》演出人员全部由下半年刚毕业的绍剧小百花演出团演出,他们的年龄仅16-20岁。朱燕表示,她们将进一步加大挖掘整理力度,并巩固已经排演的剧目成果,在2-3年内,让绍剧舞台上经常可以演出的优秀传统剧目增加到30台。

绍剧角色行当分为三档(艺人习称“三堂”):白脸堂,包括老生、老外、小生、副末(也称副老生);花脸堂,包括大花脸(也称净、大面)、二花脸(也称副净或二面)、小花脸(小丑)、四花脸;旦堂,包括正旦、花旦、老旦、作旦(具武旦性质)、五旦(宫女旦兼男角)。此十三行也称“十三先生”,分工细致,职责明确。至民国初年,白脸堂增加了帮小生、外末、六白脸;花脸堂增加了副大面、五花脸,合称“十八子弟”。各行脚色均有各自的拿手戏,如二丑戏《游园吊打》、《磨房串戏》;花脸戏《打太庙》、《打半山》;老生正生戏《轩辕镜》、《渔樵会》、《芦花记》;花旦戏《香罗带》、《哭箱诉舅》等。

绍剧行当介绍

1、生行

称为正生,扮演中、青年男子。外(老外),系“生外之生”,专扮演老年男子;末为“生之末”,扮演中、老年男子中的配角;小生原只扮演青年男子的配角,生行一般俊扮不涂花脸,故又称“白面堂”,但也有少数开花脸的戏。生行早期尚有小外、小末等脚色,亦即后期绍剧中的“六白脸”。清中叶以后,乱弹、皮簧勃兴,描写男女爱情婚姻的戏增多,小生由次要变为主要,正生成为老生的专称。自此,生行基本上形成小生、老生、老外、副末四行当的格局。但仍无文武之分,要求演员文武不挡,做打皆精。清末叶以后,绍剧这一古老剧种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多演武戏,因而出现了“武生”一角,并雇用了一批翻筋斗配打的脚色,称为“武手下”或“武行”。

2、花脸行

很早就形成大花脸(净)、二花脸(副)、三花脸(即小花脸,丑)、四花脸等四色花脸的格局。后期由于角色增多,增添 “五花脸”。大花脸所扮演的角色较多,有忠有奸,有正有反,上至帝王权贵,下至乞儿龟奴,几乎无其不有。若以其所抹花脸分之,计有红、黑、白、花四类:红脸多为英勇忠义之士,黑脸多为憨直刚毅之人,白脸多为奸刁卑俗之徒,花脸(杂色脸)多为凶残邪恶之辈,二花脸介于净、丑之间,亦净亦丑,亦文亦武,二花脸(副)擅饰憨厚蠢笨的角色,小花脸(丑),旧俗在戏班中地位最高,能代表老郎(戏神)在班中执法,待客、议事,乃至引路、开饭揭锅盖,均须小花脸领头。其扮演的角色,忠奸善恶,男女老少,几乎无所不包,且文武不挡。小花脸亦兼演彩旦,如《碧桃花》中的牢婆,《牡丹记》中的皮氏等。四花脸,为花脸行的次要脚色,如《水擒庞德》中,大花脸饰关羽,二花脸饰周仓,四花脸则饰庞德;《碧桃花》中小花脸饰牢婆,四花脸则饰配角牢头。四花脸在较多戏中则扮演奴仆、家将、皂吏、报子之类。大花脸唱念均用大嗓,不仅要求洪亮,且应有翻滚之声,因声如滚雷隆隆和巨浪翻腾,称为“滚喉”,亦称“水底翻”。小花脸用“堂喉”(真嗓),但说白常用“子喉”(假嗓)与“堂喉”结合,有时突然翻高八度,以增强风趣诙谐的效果。二花脸用嗓近于大花脸,四花脸则与小花脸接近。

3、旦行

早时只有旦(正旦)、贴(亦称作旦)、夫(老旦)和小旦四色,正旦与正生相配为男女主角;清中叶后,正旦的地位为花旦所代替,与小生相配,成为男女主角,正旦则成为专饰中年妇女的配角;后因武戏增多,又添“武小旦”一色。清末以后,旦戏增加,各剧种又都增添了“三手旦”(或称“三梁旦”)一色;使旦行多至七个脚色。花旦专演年青女子,唱做俱重,文武兼能。因其在许多戏中挑大梁;故亦称之为“大梁旦”、“当家旦”。贴旦亦称作旦,亦扮演年轻女子,常为花旦之配角,故有人称之为“二梁旦”。但贴旦专工唱,花旦更重做,故贴旦仍有其所长和特色。如《西厢记》中花旦饰红娘,贴旦则饰崔莺莺;正旦主要演中年妇女,还常兼演次要小生;武小旦专演旦脚武打戏,如《打店》中的孙二娘,《白蛇传》中的小青等。老旦专演老年妇人,由于演武戏时,老旦戏少,故老旦常兼其他次要角色,且与杂脚同为龙套的头和尾。三梁旦(三手旦)为旦脚中次而又次者,常演一些丫鬟、宫女等角色。小旦因每戏结尾大团圆时,常头披红巾充新娘拜堂,故又称“拜堂旦”,多由学徒担任。

分享到:

上一篇:绍剧介绍   下一篇:绍剧角色行当略述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