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明、清两代,戏班男旦常用“懒梳妆”代替发型。“懒梳妆”系以纸浆和牛胶塑合而成的女性发髻头套,清末民初,男旦用铜制圆形“银泡”,饰于额前的“打头”(绸制扎巾)上。一般用于正旦、悲旦。饰夫人或后、妃用“点翠包头”或水钻包头。
脸谱:绍剧的骨子老戏仍保存不少具有特色的传统脸谱,或示性格,或表经历,如《寿堂》中,包公以老生扮,不戴“满口”(长髯),仅戴“一字胡”(俗称“赖喳胡”),开“秃额老脸”(脑门至鼻尖涂粉白色,两颊涂小块暗红色,眼窝沿鼻梁外框及嘴唇四周均涂黑色,额头不画眉月),戴方翼黑纱帽,穿蓝官衣,为清官形象。《万里侯》中,大花郑子明开歪摆脸(白粉底,画锯齿形,黑线条),以示被虎抓伤的经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开“改良脸”,重勾金、红两色。系六龄童根据绍剧特点设计,突出其神怪色彩。绍剧名丑汪筱奎擅演“滑白戏”,创“二丑脸”,谱形为“倒挂眉,酒糟鼻,蝌蚪眼,头风膏药贴两边(太阳穴)”,用以表现地痞、流氓、恶棍等形相。
绍剧亦有“变脸”技法,即表演中变换脸谱,如《闹阴阳·洞房》一场,小花脸欧阳成揭开新娘盖头红,发现新娘是吊死鬼,大惊失色,艺人随即口吹手中事先准备好之煤黑,飞扑于油脸,即成“纸灰脸”。
服装:放置戏衣之箱称“头箱”或“大衣箱”。经济状况一般的戏班,多备“五蟒五靠”,经济实力强的备“十蟒十靠”,临时组合的戏班大都向三埭街的行头主租赁。
戏衣首件为“富贵衣”(即五色碎布缀就的丐衣),其次为蟒、靠、袄、褶子。蟒有“上五色”和“下五色”之分。“上五色”指红、黄、蓝、白、黑五原色,“下五色”指间色。不同类型的角色穿不同颜色的戏衣,如帝王穿黄蟒,巨僚穿红蟒等。其他尚有开台(绣有狮、虎、豹、象、麒麟等动物纹饰)、兜背、男帔、女帔、色衣色裙、打衣打裤、一口钟(披风)等不下几十种。
盔靴:盔头分硬盔和软巾两类,均由外箱师父管理或制作。网巾、打头、靴及旦角绣鞋等由艺人自备。放置盔头之箱称“外箱”。盔箱第一顶盔头称“老郎盔”,演出时常挂于后台当中。
杂件:杂件包括髯口、靴鞋、面具、乐器及砌末。放置杂件之箱称“三担”。此箱还包括下档衣裤如大带、作衣、茶坊衣、皂甲衣、龙坎、黑打衣、罪衣罪裤等;零碎下档盔帽靴鞋如大桶帽、镬铲帽,三套云鞋、云头鞋、高低鞋(快鞋、青皮靴)、草鞋、跳鞋、踩跷(男旦用)、木屐、钉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