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票友》栏目幕后的故事

《疯狂票友》栏目组只有12个成员,平均年龄才26岁。

《疯狂票友》栏目组只有12个成员,平均年龄才26岁。他们是一群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他们身上年轻人特有的青春才华表露无遗,正是这样一支激情四射的团队,才造就了《票友大赛》戏曲大赛的异常火爆。

令人感动的票友们

登台亮相的票友们中不乏很多农民朋友,他们对戏曲的热爱好比现在的小年轻喜欢超女。《疯狂票友》的疯狂场面折射出老百姓对草根文化的强烈需求。

固原赛场上,来自原州区七营的农民武贵表演的《花脸》赢得满堂喝彩。手臂有残疾的他表演时始终背着一只手,被评委认为舞台形象不好,划入待定席,武贵下台时的沮丧表情令不少人惋惜。最后,评委知情后重新打分,补发了通行证,台下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台下,憨实的武贵与《票友大赛》的女主持杨朔拉起了家常。为了参加比赛,武贵和妻子在固原住了4天,花了200多元,透露自己决赛恐怕来不了银川,两个孩子正在上学,放不下家里的事,更主要的是承担不起四五百元的开销。杨朔告诉记者:“没想到一个农民兄弟对精神的追求那么执著,如果武贵来银川参加决赛,我会个人资助他一部分。”

同心下马官村的一个放养娃4更天就起来等车,就怕错过了这次登台表演的机会。在一场海选赛上,担任评委的马桂芬老师被热烈的场面感动了,他走上台为大家自发表演,感谢大家对秦腔的关注。

“一个萝卜三个坑”

为了节省经费,栏目组的主持人、编导、摄像全部兼职做搬运工和装卸工。早上6时起床、7时搭台,从9时开始录制一直录到夕阳西下。“我们这里没有专职的主持人、编导,所有的人都是剧务工作人员,任何工种都得会干,女士们个个都是‘花木兰’。”听了这样的表述,让人觉得这个栏目组倒像一支跑江湖的团队。

比赛现场大家常常手忙脚乱,不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还要随时客串各种角色。不少票友毕竟是第一次登台,紧张得肌肉抽搐,手脚不知道怎么放,大家就主动和农民朋友套近乎。主持人杨朔说:“如果你生硬地告诉他:‘千万不要紧张。’对方反而越紧张,后来我们摸索出一套办法,每到一处就学乡亲们的口音,说几句蹩脚的方言,逗对方笑一笑,缓解紧张气氛。遇到女选手就说:‘你的衣服真好看啊,在哪买的?’遇到男选手说:‘家里人来了吗?’碰上小孩子改口说:‘你真乖!’……”

有一种快乐别人体会不到

“我们很羡慕那些录完节目就走人的专职主持人,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快乐,我们做过的事,他们没做过,我们享受的快乐,他们体会不到。看到观众们那么高兴,自己也被感染着、兴奋着、激动的,票友们的热情就是对我们的最好肯定。”主持人海涛兴奋地说。

“一次,我在办公室接了一个电话,是位市民询问赛事。‘我是关注你们票友大赛的戏迷,你贵姓?’‘我姓段?’‘你是段义霞。’”栏目组编导段义霞没想到对方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姓名,原来这位逢场必看的戏迷居然将滚屏上的字幕都记住了。在固原,老乡们把从家带来的馒头、麻花等食物送来给大家吃,疲劳被暖暖的乡情淹没了。看到台下那么多渴望的眼神,想到是自己的团队给了他们这个独一无二的舞台,大家时时被一种成就感陶醉。起初,栏目组的小年轻们对秦腔很排斥,如今这些时尚潮流的先锋们都喜欢上了秦腔,还会唱几嗓子,甚至能听得出谁唱得棒。

“我常常被他们的敬业所感染,甚至有当面向他们鞠躬的冲动。”一个制片人想对一群20出头的小年轻鞠躬,这是怎么一种情怀!

分享到:

上一篇:传统戏曲的“现代性的置换”   下一篇:张学浩眼中的父亲-张君秋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