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南乡花鼓戏

南乡花鼓戏的形成,与移民关系密切。原来流行在湖北民间的花鼓调,和河南信阳、光山、罗山一带的灯曲,便随移民传入安徽皖南,后传入句容南乡,同当地民间歌舞逐渐合流,在农村广泛传唱。

句容南乡花鼓戏是句容南乡的传统戏剧。

句容的南乡花鼓戏主要在当时的袁巷、天王、磨盘等十二个南乡乡镇流行。

南乡花鼓戏的形成,与移民关系密切。原来流行在湖北民间的花鼓调,和河南信阳、光山、罗山一带的灯曲,便随移民传入安徽皖南,后传入句容南乡,同当地民间歌舞逐渐合流,在农村广泛传唱。

从逢年过节临时演唱的灯会歌舞,进一步发展为常年演唱的“打五件”。后又产生了地摊子演唱形式。

民国四年(1915年)前后,袁巷竹园艺人方元庆(号方九)为首和陈金山、杨光荣、杜庆荣、陈兰英等人组成句容第一个花鼓戏班—庆胜班,又称方九班。该班的唱功与做功均较为出色,为下路花鼓戏的代表,演出历时35年,在农村广泛流动演唱。

演出剧目,除歌舞小戏外,有本戏和零唱。大戏有《蓝衫记》、《双合镜》、《兰丝带》、《磨房记》、《站花墙》、《白扇记》、《山伯访友》等三十六本,小戏有《吴一文卖线》、《卖白布》、《卖棉纱》、《打瓜园》、《当茶园》、《扫花堂》、《假报喜》、《打补钉》、《斩皇兄》、《小尼姑下山》等六十多出。大多为喜剧,通俗、活泼、乡土气息浓厚。其内容大多反映农民和农村手工业者的生活和道德观念。

花鼓戏其声腔有(淘腔)、(北扭子)、(四平)、(悲腔)、(花腔)等。其中(淘腔),表现力较强,色彩丰富,分旦角淘腔、生角淘腔、花脸淘腔和丑角淘腔。它的板式较多,如“起板”、“落板”、“慢板”、“中板”、“快板”、“送板”、“连板”、“削板”、“数板”、“飞板”、“垛字板”,以及“迈腔”、“散板”等,通过这些板式的组合与变换,抒发人物思想感情。同时(北扭子)主腔的发展,也较为完善,其旋律跳跃,节奏明快。分“正板”、“数板”、“对板”、“快板”。其中“哭板”演唱独特,唱时用锣鼓押腔,扣得很紧,形成悲痛欲绝,呼天抢地的情状,因又称(哭皇天调)。此外主腔中的(四平调),分正、反两种唱法,也运用多种板式,描写人物感情。如(正四平)多用来表现欢快,(反四平)多用于表现哀怨。至于主腔中的(悲腔),由〔淘腔〕的“慢板”吸收民间“哭调”发展而成,板式有正、快两种,专用于悲痛、哭诉,经常附加在(悲腔)和(淘腔)中使用。

1950年,磨盘乡马里岗村简明高组成马里岗戏班,1951年陈金山在袁巷乡戴庄村组成戴庄戏班,1954年方元庆在天王乡后白寺指导组成后白寺戏班。

自1954 年起,又全面展开了抢救与继承遗产工作。文化馆组织人员整理了唱腔、曲谱,将锣鼓伴奏、人声帮腔改为丝弦音乐伴奏。

198 0年,句容文化馆在天王赵巷举办了全市花鼓戏培训班,为花鼓戏培养人才。并创作演出了《三难小货郎》、《卖桃》等现代小戏,在镇江市文艺汇演中获奖。

句容南乡花鼓戏已列入句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分享到:

上一篇:山头花鼓戏   下一篇:花鼓戏的流派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