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

尤其擅长刻画不同年龄、身份的女性形象,备受百姓特别是女性的欢迎,被称作“妈妈戏”。 花鼓戏拥有百余个剧目,却都没有剧本。

山头花鼓的剧目非常丰富,约有百余个。常演的有:《王小赶脚》、《秦雪梅吊孝》、《经堂教子》、《卖爱姐》、《赵美容观灯》、《下山》、《卷帘》、《薛礼还家》、《张廷秀赶考》、《玉环记》、《武家坡》、《张宽拐马》、《何文秀私访》等五六十个,内容多取材于传统故事、百姓生活。尤其擅长刻画不同年龄、身份的女性形象,备受百姓特别是女性的欢迎,被称作“妈妈戏”。 花鼓戏拥有百余个剧目,却都没有剧本。艺人们代代口传心授流传至今。其中,不免有失传和走样。随着老艺人们的陆续离世,这种地方色彩浓厚的民间艺术已经走到了濒危的境地。建国后,邹城市相关文化部门曾多次组织挖掘,但效果欠佳。民间有少数有识之士自发开始整理和搜集花鼓戏剧本。值得一提的是邹城市图书馆退休的张延龄和市电影院退休的马锡干。二人利用离休的时间之便,多次赶往大束镇山头村走访仍然在世的老艺人,口访笔录,逐字逐句的记录剧本唱词,并用录音机录下艺人的唱腔反复地听,记录下唱腔和曲谱,市文化部门也给他们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交通、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目前已整理出25个剧目,约40万字。他们二人的努力为山头花鼓的流传和继承作出了相当的贡献。

2006年5月,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正式成立。工作人员认为对花鼓戏这种宝贵的民间传统文化,有必要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来对其进行保护。办公室在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后,于9月底携带大量录音、音响、摄像、摄影设备与专职人员一同赶往山头村进行录制。在整个的录制过程中,老艺人们共表演了三段花鼓戏:《梁祝·卷帘》、《卖爱姐》、《喝面叶》。

山头花鼓戏是邹城的文化遗产,是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它唱的是邹城方言,演的是家长里短,剧中人吵的是鸡毛蒜皮,表现出的却是邹城人民淳朴真挚的情感,绽放出其特有的光彩。

分享到:

上一篇:山头花鼓戏表演形式   下一篇:山头花鼓戏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