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调二簧在发展中曾形成安康、汉中、商雒、关中等流派,名角层出不穷。其脚色共分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十个行当,表演讲究细腻精到,唱腔真假嗓并用,悠扬婉转。生、老旦一般用真声演唱,旦用假声演唱,净则使用虎音。其唱腔以西皮、二簧为主,西皮用于表现愉快、爽朗的情绪和场面,二簧用于表现悲哀、肃穆的情绪和场面,演唱中根据剧情需要交替使用,形成甜音、苦音之分。
唱腔音乐中有西皮类九种板式,如[导板]、[慢一字]、[一字]、[二流]、[三流]、[浪里钻]、[撩子]、[滚白]、[洒头];二簧类板式有[导板]、[回龙]、[慢一字],[一字]、[扣扣板]、[平板]、[浪里钻]、[撩子]八种。各种板式的起板、转板、落板都有一定规律;唱腔也兼用一些昆曲,吹腔和民间小调。
伴奏乐队的文场使用胡琴、二胡、月琴、三弦、阮、唢呐、笛子、喇叭等乐器,武场则使用牙板、梆子、暴鼓、尖鼓、锣、铙钹等。汉调二簧的脸谱样式众多,比京剧和秦腔更为考究,目前收集到的有四百五十多个。
文场丝弦乐器曲牌有[小桃红]、[放风筝]、[哭皇天]、[银纽丝]、[小开门]、[万年欢]等50首左右;唢呐曲牌常用的有20余首,如[金榜头]、[四合四]、[朝天子]、[大开门]、[三枪]、[六么令]、[东鲁罗]、[哭皮]等,武场锣鼓段有开场锣鼓[金银花]、[乱石窑]、[九棰子]等;动作锣鼓段有[四击头]、[豹子头]等;板头锣鼓有[导板头]等。
唱词词格以七字句、十字句多见,亦有长短句者。传统剧目有《九件衣》、《满床笏》,历代名艺人有杨履泰、查来松、屈来寿、贺鸿生、范仁宝、凌成佑、陈长庚、陈六静、知长福、杨宝林、范大德、徐茂才、钟玉凤、郭玉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