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剧源流沿革

赣剧发源的地区,在明代主要唱弋阳腔。弋阳腔是南戏的后裔,最初上演的剧目是连台大戏,音乐体制为曲牌体,不用管弦伴奏,锣鼓助节,人声帮唱,曲调高亢激越,故又称为高腔。

赣剧发源的地区,在明代主要唱弋阳腔。弋阳腔是南戏的后裔,最初上演的剧目是连台大戏,音乐体制为曲牌体,不用管弦伴奏,锣鼓助节,人声帮唱,曲调高亢激越,故又称为高腔

入清以后,赣东北境内兴起了一种梆子乱弹腔,又有许多外来声腔,如石牌腔、秦腔、楚腔时来时往。

梆子乱弹腔,简称弹腔。清乾隆饶州人郑廷桂《陶阳竹技词》记:“青窑烧出好龙缸,夸示同行新老帮。陶庆陶成齐一会,酬神包日唱弹腔。”这种新起的梆子乱弹腔,就是江西本地的宜黄腔。宜黄腔,产生于抚州宜黄县。明末,山陕的西秦腔南下扬州,通过安徽流进江西宜黄,继受乱弹腔的陶冶,改笛子、唢呐托腔为胡琴伴奏,故有胡琴腔之称。清李调元《雨村剧话》说:“胡琴腔起于江右(即江西),今世盛传其音,专以胡琴为节奏……又名二黄腔。”即今赣剧的二黄腔。

楚腔,源于湖北汉水流域之襄阳,初名襄阳腔。流入汉口后,称陕西皮,汉剧正名为西皮,并创造了西皮与二黄合腔演唱的做法。清道光间,由湖北传到赣东北。道光三年《玉山县志》称为“西调”。“急是西皮缓二黄”,“西曲二黄纷乱咙。”西皮二黄合腔的皮黄戏,在赣剧中占具着主导地位。

秦腔,发脉于陕西,其声甚散而哀,(见《广阳杂记》)。明代时,江西即有秦吹腔的传播。

石牌腔来自安徽。《秦云撷英小谱》云:“弦索流于北部,安徽人歌之为枞阳腔(今名石牌腔,俗名吹腔);湖广人歌之为襄阳腔;陕西人歌之为秦腔。”石牌腔与秦腔同出一源,统名乱弹。“乱弹谁道不邀名,石牌串法杂秦声。”和以竹笛,即为吹腔,夹以唢呐,则为拨子,都是后来赣剧中的主要声腔。

昆曲进入赣东北,时在乾隆年间。乾隆十二年(1747),唐英观饶州土梨园演杂剧诗云:“佳节昨宵无月赏,今朝弦管闹蜗亭。高天爽籁通人籁,巴唱吴觎尽可听。”吴觎即昆腔之别名。

清末民初,又从浙江传来了浙调、浦江调、上江调和安徽的梆子腔。至此,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声腔剧种便完整地诞生了。

赣剧诞生以后,即出现“深夜三更半,村村有戏看,鸡叫天明亮,还有锣鼓响”的盛况。赣东北各地大造演出戏台,至今保存完好的古戏台有二、三百座。最早的是明宣德弋阳湾里的祠堂台,最大的是玉山官溪的江南第一台,最多的是乐平的乡村台。据上世纪八十年代普查,乐平全县计有217座古戏台。每逢年节或酬神赛会,赣东北地区的乡民都要召班演戏。其演出习俗有:正月的祭祖戏,二月的春社戏,三月的店面戏,四月的会馆戏,六月的社公戏,七月的佞佛戏,八月的花会戏,九月的秋社戏,十月的圣案戏,十一月的禁纲戏,十二月的宴会戏。演戏时,往往争聘名角,互相竞赛,各逞伎能,时称“打对台”。专业班社林立,串堂班遍地,农民自娱自乐的业余乡班,更是村村皆是,相沿不辍。

清末以后,赣剧班虽然受到群众热爱,但是统治阶级对它的迫害与日俱增,广大艺人受尽凌辱与压迫。然而不甘屈服,敢于斗争。光绪三十年(1904),饶河班艺人在二花脸师傅夏廷义(浑名混天麻子)的率领下,反对青靛加税,武装暴动,使国内外反动派大为震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领导建立赣东北苏区,曾改造了一个赣剧旧戏班,加入红色演出团,赣剧艺人参加了革命宣传演出活动。红军北上,革命根据地遭到破坏,赣剧也受到更加严重的摧残,兼之当时农村经济破产,民不聊生,赣剧由盛而衰,广、饶两地仅剩下两三个专业班社,古老剧种几濒灭亡。

新中国建立后,赣剧枯木逢春,1951年集中广、饶两派到南昌,1953年,正式成立江西省赣剧团。其后又创办了省级戏曲学校,先后培养了六届学生。1960年扩大为江西省赣剧院,下设三个团,并把流行于都昌、湖口一带的青阳腔也划入了赣剧范畴。赣剧进入省会都市以后,经过改革与创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创作了大批精品剧目,获得了多项全国大奖,并出国演出,名传海外。

分享到:

上一篇:赣剧流布情况   下一篇:赣剧沿革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