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向来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可见这种亲民的艺术形式早已渗透生活,深入人心。自赵本山团队近年来在银屏上的活跃演出后,二人转更为全国观众所熟知,把东北式幽默输送到千家万户。舞台上,服饰鲜艳的一男一女手拿扇子手绢,边唱边说边跳舞,那高亢粗犷的唱腔、诙谐风趣的唱词,几乎是南方人对二人转的所有印象。但其实,这种走唱类曲艺历史悠久,台上的发挥应对虽看似随意,却也大有讲究。近日,吉林省吉剧院的一班演员莅临市文化艺术中心,奉献了一场原汁原味的“二人转”综艺晚会,让观众在开怀爆笑的同时,领略到豪迈欢乐的东北风情。
只凭二人之力演活千军万马
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东北“二人转”是一种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的走唱类曲艺形式,产生于东北三省,至今长盛不衰。被誉为“关东第一怪”的吉剧院演员王海洋幽默讲解道,“二人转从前叫‘蹦蹦’,在农村大炕头上就可以演,两个人在一起像搞联欢似的,唱唱跳跳民间故事,连撞带扭,又蹦又跳,名字也由此而来。”实际上,广义的二人转是某类民间小戏的统称,一树多枝,一人出演叫“单出头”,群演便是“拉场戏”,那都是各演各的角儿。而双人对戏的情况则格外经典特别,吉剧院老演员董宝贵说,“二人转是千军万马只靠双人来表现,我跳进跳出,一转圈就出来个老太太,再转身又成了小伙子。”非固定的角色,让演员们使尽浑身解数,像四面楚歌等大场面,也全凭两人支撑,用唱、扮、舞、说、绝等基本手法,表达喜怒哀乐;在短短半小时内,把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带渲染性地综合呈现出来。
发展多年,东北二人转如今已具各种形式,像是《大西厢》、《马前泼水》、《包公断太后》等名段,都属传统正剧,以唱为主,抒发感情。董宝贵表示,二人转很宽敞,极具包容性,因此几乎借鉴了全国所有剧种,演着演着停下来补一段京剧、豫剧或河北梆子戏,也不显突兀。而新的剧目或段子则更倾向于逗观众开心,青年女演员马晓宇说,“那就是搞笑得更实际一点,取现在的东西,有所改编后说出去。”当晚王海洋的演出便是这种新派形式,与观众亲近,而非正剧般字正腔圆地表演。董宝贵笑言这位在东北赫赫有名的“搞笑大王”的表演风格就是跟观众唠嗑,聊着聊着就抖出“包袱”,自然让措手不及的观众忍俊不禁。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在东北,二人转是家喻户晓的娱乐节目,每家每户随时都能哼上几句,唱一小段,聊以自乐。深入民间让艺术魅力常新,如今老人们爱看传统正戏,年轻人喜好轻松搞笑,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让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各取所需,更是推动着这种“非遗”的发展。王海洋分析道,“二人转火是因为它随时代改变,跟着时代走,不像黄梅戏、豫剧、京剧等,永远都是同样的腔调和段子。艺术得让大家都能听懂,才愿意看。”
近年来,二人转不仅走向全国,更在台湾、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演出并广受欢迎。几位演员皆表示,这一切,赵本山老师功不可没。二人转一树多枝,赵本山带着以“说”和“绝活”为主要特色的两枝首先伸出东北,从而调动起全国人民对二人转的兴趣与热情。马晓宇更补充道,“本山老师把一些好的东西吸取进来,同时去掉糟粕,让二人转得到升华。”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二人转从不曾像其他“非遗”文化项目那样,面对后继无人的困境。吉剧院的一群演员,有的受家里人熏陶,从小到大耳濡目染,听父辈祖辈们没事就唱几口,于是便一心入行;有的乃祖传职业,一家三代从奶奶、舅舅、姨妈到妹妹都是二人转演员,也就自然而然地继承衣钵。还有像王海洋那样的,农民出身,年幼时村里没有娱乐,便朝思暮盼着每年夏天的走班二人转表演,想着那种将全村人聚在一起的热闹,并立志投身其中。学二人转并无年龄规定,只要喜欢,经过考验,即可介入。有些人会拜访名师,也有人像马晓宇那样进入二人转专业院校,最后成为剧团骨干。回忆起学艺经验,马晓宇坦言过程辛苦,“小时候一腔热情,以为那特别简单,没想到要每天晨起练基本功,弯腰下叉,听着二胡练吊嗓。”二人转虽看似淳朴粗粝,不经修饰,但其实大有考究之处。像是一方手绢,便花样百出,马晓宇直言,“那是舞蹈演员都无法达到的功夫,凭着双手就能玩半小时,抛转、立转、顶转、飞出去再收回来,过腰、绕在身上永远都不会掉。这些在二人转里都是很基本的功夫。”
豪爽幽默大东北性格决定一切
二人转的走红,带动着剧团走南闯北。但这种颇具方言性的演出,虽与南方观众有语言隔阂,却也意外收获好效果,接受度极高,在东莞、深圳都需多次谢幕才能退场。演员们表示,在东北演二人转,不少笑点都因方言土语的感染才能奏效,而到这边来,就得靠自个的机灵劲,让南方人充分理解其语意。据王海洋透露,他会特意调整演出节奏,放慢语速。尽管土话里的火爆劲儿卸了一些,但他有信心,因为那些笑话对南方观众而言很新鲜,所以也是能同乐的。
几位东北演员来到南粤,依然不减豪情,大大感叹这边天气炎热,观众也热情,就是三十多度的气温还粘着湿气,不像东北般干爽。说到如今演艺圈多有东北明星,几位则感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北人性情豪放,大碗酒大块肉,毫不扭捏。马晓宇指出,“那是性格决定一切,也许东北人并不聪明,但凡事先往上冲,闯出去的也就更多些。”
这种性情,与从小到大受二人转的幽默熏陶不无关系。董宝贵把二人转比喻为“车轱辘菜”,意思是不管严寒酷暑,它总也碾不死,来年开春又冒出来。这种旺盛的生命力,正如同东北二人转长青的艺术魅力,以及其乐观向上的精神。他更总结道,“二人转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与百姓贴心,心连心,说老百姓想说的,演老百姓愿意看的,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