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剧是云南特有的地方剧种,是云南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滇剧是清代中期在云南融汇当时国内各主要剧种特长,以云南方言为基础,与明代以来形成的本地声腔、民族曲调融汇而成的一种地方戏曲。考察其源流,与中原文化在云南的传播有关。历代汉族迁入云南,也带来了汉文化。特别是明初实行屯田制度,汉族人口大规模进入云南,江淮一带流行的弋阳腔和湖广一带流行的梆子腔等民间戏曲也随之传入云南。明末,张献忠大西军余部由李定国等拥护永历帝入滇,经营云南达18年之久。大西军成员大部分是秦、陇一带的人士,便也将秦腔系的梆子带入了云南。
滇剧形成的时间大约在清中叶道光年间。清代康、雍、乾三朝100余年间,云南矿冶业兴盛,入滇商人、矿工不下数十万,外省商帮众多,外来人口的会馆和各种行业会馆林立。各会馆都拥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会馆建筑考究,都建有戏台,每到会期都要邀请家乡戏班来演戏,场面热闹奢华。
这一时期,由弋阳腔和梆子腔演变成的各地戏班和演员,有不少先后进入云南。随着许多外省商人、工人落籍云南,许多戏班和演员也便留在了云南。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维持戏班的演出,必须适应广大观众的欣赏口味和语言习惯,各种外来声腔便以云南方言为基础,与云南原来流行的民间声腔曲调相融合,逐渐形成了有云南特色的地方戏——滇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