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1911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年间,国家经历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由于战争频繁,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潮剧处于生存艰难的境地,这40年潮剧的发展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演出剧目出现了反映时政的文明戏、时装戏,如《林则徐戒烟案》、《徐锡麟》、《黎元洪反正》等,特别是抗日战争以后,上演了《韩复渠伏法记》、《芦沟桥纪实》、《平型关大捷》、《都市喋血记》等反映抗日战争的剧目,以及改编电影的《孤儿救祖记》、《渔光曲》、《姐妹花》、《人道》等。潮剧舞台从以才子佳人为主的传统剧目中,出现了一些针砭时弊,反对帝制,提倡改良,宣传抗日救国等具有时代气息的剧目,二是舞台布景受文明戏(话剧)的影响,出现了固定场景和立体写实布景,特别是在长连戏剧目中,出现了活动布景,如水景、火景、飞剑飞人,使传统的舞台表演艺术受到排斥打击。
20至30年代,潮汕不少戏班及零散艺人,纷纷过洋到泰国、新加坡等地谋生,特别是泰国,成为潮剧汇集之地,一些戏班在海外得以生存发展。潮汕沦陷之后,多数戏班星散,艺人流落民间,以卖唱糊口,至1949年年底,在潮汕各县市中,只剩下“老正顺”、“老三正”、“老源正”、“老怡梨”、“老玉梨”、“老赛宝”五个班和处于半停业状态的“老玉春香”等两三个小班。因为通货膨胀,贷币贬值,一些戏班,只得以演戏换番薯(地瓜)度日,处于奄奄一息的苦况。
1949年10月,汕头市及潮州、揭阳等地县市解放。1950年初,在刚成立的潮汕文艺界联合会(潮汕文联)领导下,成立“潮剧改进会”,1953年改为“广东省戏曲改革委员会粤东分会”,潮剧开始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的改革工作。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根据“推陈出新”的方针和各地开展戏曲改革工作的经验,颁布了《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了“改戏改人改制”的改革内容。“改戏”是清除戏曲剧本和戏曲舞台上有害的因素;“改人”是帮助艺人改造思想,提高政治觉悟和文化业务水平;“改制”是改革旧戏班社中不合理的制度。从50年代初至1958年广东潮剧院成立止,潮剧的改革工作,按“三改”的内容进行。
一是戏班(剧团)所有制的改革 废除封建班主制,原有的戏班主,有的因农村土地改革,城市民主改革,无力经营戏班,遂与艺人签契合约,戏班交由艺人民主管理;有的班主负债外逃致戏班无主;有的班主因本人是地主分子,有血案而受到法律制裁,戏班由当地农会与艺人自行管理。旧班主既废,剧团遂由艺人民主管理(简称工管)。实行工管的剧团,以及一些新成立的剧团,如潮州市民艺潮剧团、揭阳曲溪玉春香潮剧团,均属民营剧团,纳入当地文化部门领导,由地方财政给予经济补助,称为民营公助剧团。1956年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民营剧团改为集体所有制剧团,由地方政府给予定额的经济补助,剧团自负盈亏。一些新成立的剧团,直属当地文化部门领导,属国营事业单位,如“广东潮剧团”、“广东潮剧院”。
二是艺术管理体制的改革 废除童伶制,原有“老正顺”等六大班的潮剧团,共有男女童伶184人,于1951年六七月间,先后召开大会,烧掉童伶卖身契约,废除童伶制。建立编剧、导演、作曲人员专职制度,改变原来由教戏先生一人兼管编剧、导演、作曲的情况;各个剧团先后聘请专职编剧人员一至二人,负责剧目的编写工作。建立导演制度和剧务制度,提高排练、演出管理的科学性。废除一些陈规陋习,如通宵的天光戏,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保障演职员的健康。
三是艺术内容方面的改革 包括剧目改革,50年代初期提出“净化潮剧舞台”的口号,禁演一些宣传封建迷信、恐怖凶杀,以及色情淫秽的剧目;执行剧目工作“三并举”的方针,即整理传统剧目、新创作的古装剧目和现代题材的剧目并举方针。唱腔音乐改革,废除童伶制后,小生行当由成年演员担任,由于传统的唱腔曲调适应于童声,因此,造成了成年男演员在唱声上极大的困难。各剧团先后开展唱声改革工作,以及乐器改革,演奏方法的改革等。舞台美术方面,也进行了改革,抵制脱离剧情,堆砌实物实景的自然主义的倾向,各剧团先后聘请舞台美术专业人员,负责剧目的设计,随着现代灯光音响技术的发展,舞台美术工作也不断趋向现代化。
四是演出场所和经营方式的改革 潮汕在清末民初已出现营业性戏园,二三十年代,汕头、潮州等县市已有代戏班售票演出的戏院。50年代以前,戏班仍以受聘演出为主,50年代以后,由于各地民俗活动减少,戏班受聘广场演出也不多,主要是戏院售票的经营方式,五六十年代,潮汕各县市,以至农村乡镇,普遍建设戏院,剧团则由地区演出管理站统一排期,安排各剧团到各地演出,这情况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
五是改变原有以戏班为单位的师带徒的单一培训形式 1956年创办全剧种“潮剧演员训练班”,1959年在训练班的基础上建立汕头戏曲学校,属省辖中等专业学校,设演员班和音乐班两个专业,课程除戏曲专业外,还有文史知识、文艺理论等,使新一代潮剧演员受到比较全面的文化知识教育。
汕头市、潮安、澄海、揭阳、潮阳、普宁等县市,也以培训班、训练班等形式培养潮剧人才。
五六十年代的改革,使潮剧的面貌起了很大的变化。改革的成果,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一是创作、上演了一批优秀剧目,其中有新整理的传统剧目如《荔镜记》、《苏六娘》、《金花女》、《告亲夫》、《扫窗会》、《辩本》、《芦林会》、《柴房》、《闹钗》等;新创作的古装剧目如《辞郎洲》、《马发守潮州》等;新编现代题材剧目如《松柏长青》、《罗木命》、《滨海风潮》、《万山红》等。
二是培养潮剧一代新人,像姚璇秋、范泽华、吴丽君、萧南英、陈丽华、陈馥闺、谢素贞、黄瑞英、林舜卿、叶清发、朱楚珍等,都是50年代培养出来的、在观众中知名的演员。人才的兴旺使潮剧班从1949年的6个班,发展到1965年28个班,平均每个县(市)都有两个以上的专业潮剧团。业余剧团更是遍及城乡,以潮州市为例,潮州市以及潮安县各行业、乡镇的业余剧团(社),从1950年至1966年,较有规模的便有86个(《潮州市戏剧志》)。
三是扩大潮剧的影响,1957年和1959年潮剧两次到北京及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巡回演出,使国内更多的观众认识潮剧,潮剧在京沪等地的观众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1960年首次到香港及受国家委派到柬埔寨演出,扩大了潮剧在海外的影响,从40年代末至1965年,先后拍摄了《火烧临江楼》、《苏六娘》、《告亲夫》、《荔镜记》、《韩江花似锦》、《刘明珠》等六部潮剧电影片和一部反映汕头戏曲学校教育的纪录片《乳燕迎春》,并在海内外发行,潮剧从粤东的一个剧种,成为国内外观众知名的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