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杆:也叫“担子”,用檀木或红木制成,上方是方柱形;顶端稍向外斜,美欢大方:顶端下来边刻有“弦库”,库内横穿弦轴、竖穿弦线;弦库以下是圆柱形,越往下越细,穿过瓢壳(共鸣箱),到透过“琴托”时,则又成方形。
瓢壳:就是琴筒,即把坚硬的槟榔壳的两端切去后所制成的共鸣箱。两个切面一大一小,大口一端粘有用,圆形薄桐木制成的“瓢面”。
弦轴:用檀木或黄杨木制成,圆锥形。弦轴比其它弓弦乐器的弦轴都粗,因为板胡弦张力气大,上弦时满把手握弦轴容易用力。
内外:外弦是粗老弦,内弦是皮弦。现在有些演奏员也尝试使用金属弦。
千金:也叫“腰码”,有木制、骨制、化学材料等多种,以楠木制的最好。豫剧板胡的千金多用固定的,因它基本是用切把演奏的,而且弦又撑得紧,活动的千金影响音准和切把,所以不用。千金靠琴杆一端平穿小孔,用细丝弦把它紧紧绑在琴杆上,位置在外弦轴(下边的弦轴)与码子之间的上三分之一处。
码子:也叫“底码”,有木制、竹制、骨制等多种,雕成桥形,置于瓢面上端的上下直径的四分之一处,弦槽的距离以弓毛放入两弦之间稍有间隙为宜,不可过窄过宽。码子对音量大小、音色好坏有很大关系,应该在使用中选择出最适于自己手的板胡的码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