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调的早期科班(十四科)

也是清光绪年间组建的。这个科班因为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至民国17年(1928年),共办了14期演员培训班,后人便都习称为“十四科”。

也是清光绪年间组建的。这个科班因为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至民国17年(1928年),共办了14期演员培训班,后人便都习称为“十四科”。在四十多年间,培养了大批豫东调演员,出科后有的到“老八班”、“府八班”等班社搭班演出,还有不少演员到山东、江苏、安徽的豫剧班社演出。如知名演员巩(宫)宝、先海、月喜、银锁、翠明、翠彬等,都曾先后在“十四科”学艺。民国初年宁陵同乐班,也曾著称一时,至今还有“飞罗面的旦,德惠的生,二头的红脸盖东京,另有一个西北风”的民谣在民间传诵。

在清光绪年间至民国期间,除上述一些戏班仍有演唱活动外,新的豫东调班社如雨后春笋,遍及豫东大地,著名者如,夏邑程家班,宁陵火神爷戏班,民权县城北关集戏班,虞城的张家班、周家班、公议班,柘城的小公议班,永城的窦家班,商丘的李文彪戏班等等,有的演唱活动时间较短,有的到解放战争时解散。新中国成立后,这些班社的大部分演员在当地参加了人民政府组建的戏剧团体。

分享到:

上一篇:豫东调的早期科班(柘城县大公议班)   下一篇:豫东调的早期科班(虞城刘家班)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