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八岁学戏,是他父亲周春生戏班里的小演员。这个戏班以她们全家的成员兄嫂姊妹为班底(如她的妹妹周越桂、周越芗等)组成的,开始演的是越剧。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更名“周春聚婺剧团”,从此改演婺剧了,周越先又改学婺剧,成为婺剧演员。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地方戏曲备受摧残,她们的婺剧团,也是奄奄一息。全国解放后,“周春聚婺剧团”在衢州地区文教部门的直接领导下,改组为“衢州实验婺剧团”。从此,频于失传的古老婺剧,犹似枯木逢春,在党的关怀指引下,走上了新生。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拜江和义为师,向他学习,还动员全团向他学习,因为暂无编制,便把自己的一半工资给他。这样,不仅救了一位老艺人,而且婺剧团才得把原来快要湮没的《米糷敲窗》、《槐荫树》等传统剧目抢救出来,继承下去。这件事,在戏曲界评价很高,也是戏曲史上的一段佳话。人们说:“这是周越先为婺剧立下的一大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