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名家陈淑英

陈淑英是闽剧武生泰斗陈春轩之女,在上个世纪,闽剧几乎占领了福州市民的大部分娱乐阵地,有趣的是,陈淑英就读的福州八中之前身福州文山女子中学的第一任校长。

陈淑英是闽剧武生泰斗陈春轩之女,在上个世纪,闽剧几乎占领了福州市民的大部分娱乐阵地,有趣的是,陈淑英就读的福州八中之前身福州文山女子中学的第一任校长,美国人卢公明在晚清曾写道:“这里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建有专门的剧院,但几乎所有的庙宇都附设了戏台,城里城外这样的庙宇有几百个。人们也经常临时在街头搭台演戏,对过往的行人和运送货物的挑夫造成很大不便,庙里和街头上演的戏都用本地普通民众使用的方言。表演经常十分粗俗,但各阶层民众都喜欢看戏。”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看闽剧仍是福州人男女老少的一件激动人心的大事,哪里有福州戏看,附近几个弄堂的小孩便会提早半天搬来板凳“占位”。

幸运的是陈淑英看福州戏不必担心没有位置,她父亲陈春轩是稳座闽剧界武生之第一把交椅,几乎与当时闽剧名角郑奕奏齐名,所以她跟着父亲进各种戏院看戏是顺风顺水的事,甚至可以挤在后台全方位地观剧亦未尝不可。所以,生长于梨园世家的她,自幼便耳濡目染于闽剧,幸运的是,她的一生也沿着戏剧文艺这条轨迹直走下去,并为传播闽剧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直到退休后的古稀之年,仍在为闽剧的传承与发展奔走呼号,锲而不舍地继续进行福州地方戏的开拓与研究工作,并结出累累硕果。

陈淑英1960年自福州八中毕业后,便于当年考入厦门大学中文系。1964年毕业后便分配到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经历一年多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正式安排在电台文艺部戏曲组工作。好事多磨,紧接着开始的便是文革与下放,在上杭县通贤公社最边远的农村度过四年的乡村生活后,于1973年才调回省电台“重操旧业”,可是此时的戏曲组仅剩下她单独一人了。但她并不气馁,一人承担起了整个文艺部所有节目的编排工作。

分享到:

上一篇:闽剧名家吴永艺   下一篇:闽剧名家陈景桦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