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台的音乐分腔和牌曲

二人台的音乐分腔和牌曲两部分。唱腔多承用民歌曲调,有些经过各种速度的变化处理,已走向板式化。牌曲部分,基本是民歌基础上的器乐化。

二人台的音乐分腔和牌曲两部分。唱腔多承用民歌曲调,有些经过各种速度的变化处理,已走向板式化。牌曲部分,基本是民歌基础上的器乐化。此外还吸收、借鉴了古牌曲、民间吹奏乐等,使其越来越丰富。演奏和伴奏时,主要有洋琴、笛子、四胡、二胡、四块瓦等乐器。音乐具有优美、清新、秀丽、明朗等特点。

其原始曲调为当地的民歌,如由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民歌演变的唱腔“打樱桃”“压糕面”“打后套”等,由晋北民歌演变的唱腔“走西口”“五哥放羊”“珍珠倒卷帘”等,由陕北民歌演变的唱腔“送大哥”“十里墩”“绣荷包”等,由蒙古族民歌演变的唱腔“阿拉奔花”“王爱召”等,冀北民歌“十对花”,江淮民歌如《茉莉花》、《虞美人》等等。牌子曲则吸收了许多晋剧曲牌、民间吹打乐和宗教音乐。

分享到:

上一篇:二人台传承价值   下一篇:二人台的风格流派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